律回春漸,新元肇啟。值此辭舊迎新之際,我謹代表武漢植物園領導班子,向全園職工、研究生和離退休老同志致以最誠摯的問候!對大家在過去一年的辛勤工作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對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我園工作的各級領導、同行和國內外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回首過去的一年,是我們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我們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這一年里,武漢植物園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和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指示精神和院黨組的決策部署,對標對表“兩加快一努力”要求,凝心聚力、砥礪前行,以改革謀發展、用拼搏育新機、以創新求突破,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良好進展。
這一年,我們黨政同頻同振,為科技創新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不斷強化理論武裝,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部署要求,履行好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的使命職責。組建7支科技攻關團隊,開展主題學習研討與培訓,提升基層組織力。持續弘揚科學家精神,選樹“身邊的青年科技先鋒”,組織“報國講壇:講述身邊科學家故事”系列報告會。開展支部結對共建、打造暖心工程,推動黨建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
這一年,我們謀定“十四五”發展,改革取得新成效。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凝練學科布局,“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順利通過院黨組批復。積極參加植物多樣性與特色經濟作物全國重點實驗室、湖泊與流域水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共建工作。穩步推進武漢國家植物園建設。加快推進大研究團隊工作落實,提高資源配置效益。完成水生植物種質資源圃改造,與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和中國濕地保護協會共同主辦《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東道國活動“濕地植物多樣性與永續發展”論壇,提升我園在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國際影響力。
這一年,我們聚焦主責主業,科技創新實現新發展。新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2項、國家重大設施前期運行專項1項、海外優青項目1項、湖北省重點研發計劃3項。在Science Bulletin、Nature Plants、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Water Research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領域30%以上論文達170篇。合作申報省部級科技獎6項,專利授權18件,出版專著3部,植物品種保護5個,完成省級地方標準發布1個、實施3個、新獲批立項4個。
這一年,我們堅持以人為本,人才隊伍建設呈現新氣象。圍繞“十四五”發展規劃,精準引才、用才、育才。設立人才引進“伯樂獎”,形成“以才引才、以才薦才”新格局。高層次人才引進取得新突破,引進人才4人。落實特聘研究崗位制度,穩定支持核心骨干人才。用好特別研究助理制度,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儲備,新增青促會優秀會員1人。
這一年,我們重啟中-非聯合研究中心的境外常駐工作,同時不斷強化科研平臺建設。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武漢)成功入選農業農村部首批國家農作物資源庫(圃)。與西藏大學等單位共建的西藏雅尼濕地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掛牌成立,相關工作進展良好。湖北省首個按國際標準建設的25公頃生物多樣性監測大樣地建成并投入使用。
這一年,我們奮力拼搏,植物園功能取得新提升。強化植物資源收集的系統性,新增物種607種,實現中國淡水水域高等水生植物80%覆蓋。建成藥用植物精品展示區,啟動中央花境大道一期建設,構建園區古樹 “一樹一檔一策一景一故事一文創”的綜合保護策略。推動高端科研資源科普化,組織“魅力非洲 多彩植物”、蓮種質資源圃科普開放日等主題科普活動,開展各類研學活動500余次。
風勁潮涌,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需策馬加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武漢植物園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切實肩負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擔當,凝心聚力謀發展,團結奮斗促創新,力爭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