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華南植物園康明研究員應邀來武漢植物園做學術報告
            2016/11/24 | 來源:| 【字號: 】【打印】【關閉

              應重點實驗室江明喜研究員邀請,華南植物園康明研究員來武漢植物園做了題為“報春苣苔屬生物多樣性演化與環境適應”的學術報告。

              康明首先介紹了報春苣苔屬植物多樣性調查情況。報春苣苔屬植物常分布在石灰巖巖溶洞穴,生境特殊,并且呈現“一山一種,一洞一種”的特點,很難被發現。康明及其團隊廣泛調查了華中及華南的喀斯特生境及溶洞,發現了大量報春苣苔屬新種,如懷集報春苣苔、清遠報春苣苔、封開報春苣苔和樂平報春苣苔等。闡述了報春苣苔屬植物對喀斯特特殊生境的響應與適應。喀斯特石灰巖區土壤中性偏堿,鈣含量很高,報春苣苔屬植物為了適應這種特殊的生境,葉片普遍具有較高的鈣富集能力。報春苣苔屬植物體內不同元素含量還會受到不同條件的影響:如Mn主要受到系統發育關系的影響,而P則更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最后報告了報春苣苔屬基因組大小的進化及其環境適應,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報春苣苔屬植物的基因組大小具有環境適應性,基因組大小和緯度呈現正相關,與植物性狀如比葉面積,尤其是N含量也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因此他提出了N限制驅動基因組大小的進化的假說:在不利條件下,植物的N會更多的分配到次生代謝產物中,而導致基因組變小。在交流環節中,武漢植物園的科研人員也與康明就報春苣苔屬的物種形成與適應性進化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康明,2006年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2007年到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工作,現在研究方向為植物遺傳資源與進化,重點以苦苣苔科報春苣苔屬(Primulina)植物為研究對象,開展華南喀斯特特有植物生物多樣保育、遺傳進化及資源利用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2006年獲得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2008年獲得首屆中國科學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近年來發表SCI論文20多篇,研究成果多發表于著名生態學雜志,如New PhytologistFunctional EcologyJournal of Biogeography等。

              康明研究員做學術報告

            相關附件:

            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技術支持:武漢植物園科技支掌中心 鄂ICP備05004779-1號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4676號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