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22日,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水庫管理司組織專家對武漢植物園承擔的“三峽庫區3種特有植物豐都車前、宜昌黃楊、鄂西鼠李保護工程”項目進行了建設期工程驗收。參加驗收的單位包括: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水庫管理司、北京大學、三峽集團公司、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專家組由9位專家和行業部門領導組成,三峽辦水庫司黃真理副司長主持了驗收,武漢植物園副主任張全發、科研處處長梁瓊參加了驗收活動。
驗收組到湖北秭歸縣九嶺頭林場、宜昌市三峽植物園和中科院武漢植物園進行了現場驗收,聽取了工程項目負責人武漢植物園王勇博士的工作報告和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李仁總監的監理報告。通過3年的實施,已建成豐都車前、宜昌黃楊、鄂西鼠李3物種4個遷地保護基地,包括2個野外保護基地和2個植物園保護基地;并實現了DNA的超低溫保存和種子的低溫長期保存,基本實現了3物種的綜合保育工作;通過相關科學研究的開展,對3物種的瀕危原因進行了探索,確保了3物種保護工作的長期性和可持續性。
經過認真討論,驗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建設期各項考核指標均已圓滿完成。項目實施中開創的多點多途徑保護措施,及時有效地實現了宜昌黃楊、豐都車前、鄂西鼠李3瀕危物種的既定保護目標,對于三峽工程建設中植物資源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工程項目業主單位、承建單位和監理單位密切配合,切實保障了工程的順利實施,對于類似項目的實施和管理具有重要示范和借鑒作用。驗收組一致同意通過建設期驗收。同時,驗收組建議,盡快啟動維護期工作,加強繁育,擴大種群,實現3物種的長期保護。
相關附件:
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技術支持:武漢植物園科技支掌中心 鄂ICP備05004779-1號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4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