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科研進展

            重點實驗室在亞熱帶山地森林群落構建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20/08/13 | 來源:植被生態學科組 喬秀娟 張佳鑫| 【字號: 】【打印】【關閉

            群落構建是群落生態學研究長久以來的核心論題之一。目前,功能生態學的發展為生態學家提供了兩種驗證群落構建的方法:分別通過親緣關系(進化歷史)和功能性狀來表征物種相似()性,探討群落系統發育結構和功能性狀的分布格局,為森林群落構建機制提供新的理論依據。

            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博士研究生張佳鑫在江明喜研究員和喬秀娟副研究員的指導下,基于湖南八大公山25公頃森林長期動態監測樣地,選取162種木本植物葉片的6種功能性狀為研究對象,分別研究4個樣方尺度內的群落譜系發育結構、功能結構和性狀的分布格局,發現八大公山樣地的群落構建過程很大程度上受確定性作用的驅動,結果表明(親緣關系或性狀空間上)相似的物種在大多數尺度上呈聚集分布,也有少數性狀相異的物種聚集分布;推斷在樣地內非生物環境可能通過激烈的競爭性排斥或嚴格的環境過濾,對物種的分布和共存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性狀分布和譜系發育結構的(顯著)聚集或離散分布表明生態位分化等確定性過程的主導作用;同時,系統發育結構和性狀分布格局隨尺度變化而變化。

            該研究得到中科院戰略先導項目(XDB 31000000)、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編號2014CB95400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3167044131270562和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項目(項目編號29200931131101919)的資助。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Ecology and Evolution上。

            鏈接:http://dx.doi.org/10.1002/ece3.6465 

             

            1:八大公山樣地內凈最近種間親緣(NTI)關系指數與凈最近功能類群指數(NFI)的尺度效應

            相關附件:

            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技術支持:武漢植物園科技支掌中心 鄂ICP備05004779-1號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4676號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