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Limnanthemum coronatum Dunn于1912年在我國廣東被發現并命名,此后100余年再無報道,《中國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也無記載。2002年,《廣東植物志》依據殘缺的模式標本將其處理為疑似種——海豐莕菜(Nymphoides coronata (Dunn) Chun ined.)。
2013年12月,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在海南采集到一種莕菜屬未知植物。在水生植物適應性進化學科組王青鋒研究員的指導下,博士研究生周亞東等針對該材料開展了形態、解剖和分類研究,鑒定其為消失了100余年的海豐莕菜。結合模式標本和活體植物對該類群進行了重新描述并合格發表--Nymphoides coronata (Dunn) Chun ex Y.D. Zhou & G.W. Hu,并根據IUCN(2012)物種瀕危等級劃分標準,確定其為中國特有的水生植物極度瀕危種。
海豐莕菜的重新發現和發表對于我國水生植物多樣性保護及世界莕菜屬植物的系統學研究均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結果發表于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taxa。
海豐莕菜(Nymphoides coronata (Dunn) Chun ex Y.D. Zhou & G.W. Hu)
相關附件:
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技術支持:武漢植物園科技支掌中心 鄂ICP備05004779-1號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4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