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科研進展

            重點實驗室在植物跨大陸分布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4/11/05 | 來源:| 【字號: 】【打印】【關閉

              探索植物跨大陸分布對于理解植物的起源、多樣性中心以及開展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水蕹科 (Aponogetonaceae) 是澤瀉目水生植物類群,具有奇特的花序結構和良好的觀賞價值,共有57個物種,間斷分布于亞洲、非洲、馬達加斯加、澳大利亞等地區,相關研究認為該科植物起源于澳大利亞或馬達加斯。 

              在重點實驗室水生植物適應性進化學科組王青鋒研究員的指導下,陳凌云博士等人對水蕹科的生物地理學進行了重新評價。對42個水蕹科植物的多個核基因和葉綠體基因序列分析,結合最近 (2013) 報道的該科化石資料,進行了系統發育重建、起源時間分析,采用不同的化石標定模式進行了祖先地理重建分析。結果表明,水蕹科的最近共同祖先于漸新世中期起源于馬達加斯加或非洲大陸。該科在亞洲地區的分布,由至少3次發生于中新世時期的、從非洲大陸/馬達加斯加向亞洲的擴散形成;在澳大利亞大陸除一個物種外,其余種均由一個大約在500萬年前從亞洲擴散到澳大利亞的祖先種演化而來。該科植物最古老化石來自于北半球,然而,現存類群的早起分化卻發生于澳大利亞與非洲大陸之間,這是一個在有花植物中少見的分化模式。 

              該項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 (XDAO5090305) 的支持。研究結果在線發表于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核基因ITS,葉綠體基因trnK 5‘ intron matK構建的水蕹科系統進化樹 

            相關附件:

            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技術支持:武漢植物園科技支掌中心 鄂ICP備05004779-1號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4676號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