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仙草科 (Haloragaceae) 屬于雙子葉植物、虎耳草目,全球范圍廣泛分布,物種多樣性中心存在于澳大利亞地區,是一個兼具水生和陸生種類的特殊類群。
在水生植物適應性進化學科組王青鋒研究員的指導下,陳凌云博士等人選取了該科102個物種、4種DNA片段,以保守的策略篩選了兩個化石,并進行了分子鐘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現存小二仙草科植物在37.3-56.3 萬年前起源于澳大利亞地區,早期起源的植物通過隔離實現了在澳大利亞和南美洲的分布;上新世和中新世時期,該科植物從澳大利亞向亞洲、歐洲、北美洲和新西蘭進行擴散。小兒仙草科植物跨大洋分布格局主要是通過中新世時期及以后的擴散來實現,水生類群相比陸生植物具有更普遍的跨大洋分布現象,這可能歸因于鳥類的長距離傳播。該研究為理解南半球起源的被子植物如何實現全球分布提供了新思路。
該研究得到了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 (CAS XDAO509030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NSFC 31300182)等的支持,相關研究結果在線發表于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小二仙草科的生物地理學分析
(a) 用于祖先地理重建的地理劃分;(a) 分化時間估算和祖先地理重建的結果;(c) 歷史擴散與隔離事件
相關附件:
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技術支持:武漢植物園科技支掌中心 鄂ICP備05004779-1號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4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