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科研進展

            重點實驗室在長江流域陸地植被生產力研究上取得新進展
            2015/05/13 | 來源:| 【字號: 】【打印】【關閉

              作為全球變化研究的核心議題,土地利用/覆蓋變化(LUCC)和氣候變化是影響陸地生態系統生產力的主導因素。然而,由于LUCC和氣候變化本身的復雜性,以及兩種因素對陸地生態系統影響的相互交織,使得分離和整合LUCC和氣候變化對陸地生態系統生產力的影響成為一種挑戰。長江流域地處我國中部,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里。作為新林業工程實施的主要區域和東亞季風區的典型代表,長江流域自2000年以來經歷了快速的森林恢復和劇烈的氣候暖干化過程。這一時段提供了一個觀察快速LUCC和氣候變化對陸地植被生產力影響的獨特窗口,對于理解人類和自然強烈交互作用下陸表碳循環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重點實驗室張玉龍博士在系統生態學科組張全發研究員和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地理系宋從和教授的指導下,基于改進的光能利用率模型和優化的輸入變量,通過情景設計的方式實現了長江流域陸地植被凈初級生產力(NPP)相應LUCC、氣候變化效應的分離和整合。研究結果顯示,由森林恢復主導的LUCC對長江流域年NPP總量的貢獻具有顯著的正效應(0.8%  yr-1; p  = 0.01),而單獨的氣候變化(溫度上升、水分脅迫、輻射下降)具有疊加的負效應(-0.3%  C yr-1;  p  = 0.11),總體上LUCC的正效應抵消了氣候變化的負效應,二者的綜合效應約為0.5% yr-1 (p  = 0.26)該研究驗證了人工森林恢復計劃在應對氣候變化負面效應時的潛力。相關結論不僅肯定了中國近十年來持續推進相關森林恢復計劃的努力,同時也為世界其它地區尤其是森林急劇減少的發展中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風險方面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   

                  該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的資助,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地球科學領域重要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Biogeosciences上發表(DOI: 10.1002/2014JG002616)   

                

             

              不同情境下土地利用/覆蓋變化對長江流域陸地植被凈初級生產力影響的時空分布 

            相關附件:

            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技術支持:武漢植物園科技支掌中心 鄂ICP備05004779-1號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4676號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