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環芳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是指兩個以上苯環以稠環形式相連的化合物,是有機化合物不完全燃燒和地球化學過程中產生的一類致癌物質。
重點實驗室污染生態學學科組楊玉義博士在王俊研究員的指導下,分析了16種優先控制的多環芳烴污染物在北太平洋中途島土壤中的濃度水平、分布規律及對人類的潛在風險評估。研究結果顯示:16種多環芳烴的總濃度在3.55-3200 μg kg?1干重之間,均值為198 μg kg?1。高分子量的多環芳烴(4-6環多環芳烴)是中途島多環芳烴的主要組分,占多環芳烴總量的83.3%。通過多環芳烴的診斷參數分析發現燃燒是多環芳烴的主要來源。采用終生致癌風險評估(Incremental lifetime Cancer Risks, ILCRs)方法發現,中途島土壤中多環芳烴的污染水平對人類潛在致癌風險非常低。中途島現在為野生動物保護區,為海鳥、海龜和海豹等野生動物的棲息和繁衍地,該研究為人們了解北太平洋海島多環芳烴污染狀況及潛在的環境生態風險提供了參考。
本研究得到了美國環境保護署基金支持,相關成果在國際期刊PLoS ONE上發表。
北太平洋中途島土壤中多環芳烴的來源解析
相關附件:
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技術支持:武漢植物園科技支掌中心 鄂ICP備05004779-1號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4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