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態系統中的重金屬污染已經成為一個全球關注的問題,具有高毒性,致癌性和持久性。工農業廢水,生活污水的排放,汽車尾氣,能源燃燒,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是水生生態系統中重金屬的重要來源。重金屬在水體中易于和懸浮物結合在一起沉降到水底成為沉積物,而沉積物中重金屬的再次懸浮又會造成水體的二次污染。因此,對湖泊沉積物中重金屬的分布規律和生態風險評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重點實驗室污染生態學學科組博士生劉敏霞在王俊研究員和楊玉義副研究員的指導下,以城市內湖東湖為例,研究了八種重金屬鉻,鎳,銅,鋅,砷,鉛,鎘,汞在東湖表層沉積物中的分布規律,并且對其生態風險進行了評估。經過測定表層106個沉積物樣品發現,八種重金屬的含量由高到低為,鋅225mg kg-1,砷191mg kg-1,鉻145mg kg-1,銅55mg kg-1,鎳27.1mg kg-1,鉛7.93mg kg-1,鎘0.94mg kg-1,汞0.21mg kg-1。在東湖的五個子湖(牛巢湖,官渡湖,郭鄭湖,湯菱湖,后湖)中牛巢湖的重金屬污染相對于其它四個子湖污染程度較輕。該研究成果為湖泊生態系統的管理提供了重要參考。
本項目獲得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NO. Y329671K01)資助,相關研究結果在環境生態學領域重要期刊Ecotoxicology上發表。
東湖表層沉積物重金屬的來源解析,As、Cr和Cu主要是自然因素來源如巖石分風化;Hg、Cd和Pb主要是人為因素來源如大氣沉降,工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化肥農藥的使用等;Ni和Zn既有自然因素來源又有人為因素來源。
相關附件:
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技術支持:武漢植物園科技支掌中心 鄂ICP備05004779-1號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4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