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科研進展

            重點實驗室在沉水植物建群種種間互作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13/09/10 | 來源:| 【字號: 】【打印】【關閉

              物種間相互作用是群落生態學的核心內容之一,主要包括競爭(Competition)和促進(Facilitation)兩個方面。促進不僅能驅動物種生態位的融合、提高群落的多樣性指數,而且可作為自然植物群落結構的重要驅動力促進植被恢復。尤其是在嚴峻或高度受干擾的環境中,促進與競爭可能同時發生,物種間互作的總效應取決于競爭和促進作用隨環境梯度的相對變化。 

              重點實驗室濕地生態學組碩士研究生郝貝貝在劉貴華研究員和邢偉副研究員的指導下,對沉水植物建群種種間互作效應隨富營養梯度的變化進行了探索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水體營養的增加,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和微齒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之間的相互作用,發生了由促進到中性到競爭的變化,這與脅迫梯度假說(Stress Gradient Hypothesis)相一致;當穗花狐尾藻與微齒眼子菜的密度比為1:3時,表現出最大生物量和促進作用,這可能是由形態差異或生態位互補引起的。微齒眼子菜地下部分生物量相對較高,這與它的生殖策略有關。穗花狐尾藻和微齒眼子菜有相對較高的化學計量內穩性,可作為富營養化湖泊植被修復的先鋒物種。因此,在富營養化淡水湖泊的生態修復中,可以利用穗花狐尾藻與微齒眼子菜1:3數量配比和促進作用來提高沉水植被修復的成功率。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000163)、國家水專項(2012ZX07103003)及中科院青促會的資助。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環境工程領域期刊Ecological Engineering上發表(2013, 60: 76-80)。 

              

             

              穗花狐尾藻和微齒眼子菜在不同數量配比和不同富營養條件下的相對產量總和 

              (虛線以上表示促進,虛線以下表示競爭

            相關附件:

            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技術支持:武漢植物園科技支掌中心 鄂ICP備05004779-1號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4676號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