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國際權威植物學期刊New Phytologist在線刊出了武漢植物園在物種多樣性與遺傳多樣性關系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Contrast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ecies diversity and genetic diversity in natural and disturbed forest tree communities)。
重點實驗室植被生態學科組助理研究員魏新增在江明喜研究員的指導下,運用野外群落調查和分子標記技術相結合的方法,探討了自然和干擾條件下山地植物群落物種多樣性與群落優勢種遺傳多樣性的關系及其形成機制。研究發現,在自然條件下,相同的海拔梯度格局是物種多樣性與遺傳多樣性正相關關系的一種新的形成機制;同時指出,在干擾條件下,物種多樣性降低而遺傳多樣性并未發生顯著變化,進而破壞了二者的正相關關系。
與前人研究相比,該研究首次以長壽命生物有機體(樹木)作為研究對象,探討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關系。結果指出,對于生命周期較長的生物有機體來說干擾并未使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產生相同的變化趨勢。這一論點顛覆了前人關于干擾后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均降低的觀點。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論文鏈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469-8137.2011.03957.x/abstract
相關附件:
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技術支持:武漢植物園科技支掌中心 鄂ICP備05004779-1號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4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