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科研進展

            重點實驗室野生蓮居群遺傳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3/04/07 | 來源:| 【字號: 】【打印】【關閉

              蓮作為集觀賞、食用、藥用于一身的重要水生植物,受到人們廣泛的重視。但由于全球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使得野生蓮的生境地遭到嚴重破壞,野生蓮資源瀕臨滅絕。因此研究野生蓮居群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對野生蓮資源的保育具有重要意義。

              武漢植物園收集了來源于中國東北、泰國和美國的11個野生蓮居群共83株個體。水生植物資源學科組利用SSR分子標記分析了野生蓮居群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并提出了合理的的保育策略。研究發現,居群間變異是遺傳多樣性的主要來源,占總變異的88%,而居群內遺傳多樣性相對較低的,這主要是由蓮特殊的繁育方式-主要通過無性繁殖-所決定的。居群間的遺傳變異與其地理分布呈顯著相關性(r=0.89,P < 0.001),說明地理隔離是這種遺傳結構的主要成因。聚類分析、PCA和STRUCTURE分析均證實了中國蓮與泰國蓮屬于亞洲蓮(N .nucifera),但為亞洲蓮不同生態型,中國蓮為溫帶型,而泰國蓮為熱帶型。同時揭示了中國蓮和泰國蓮居群與美洲蓮居群(美洲黃蓮,N. lutea)間具有較遠的關緣關系,這是兩者地理分布被太平洋隔離所造成。由于所調查的11個蓮居群間的遺傳分化較大,故需對每個蓮居群進行保育。在條件允許情況下應優先選擇對野生蓮居群進行就地保護(in situ preservation),同時也應采取必要的遷地保育(ex situ conservation)策略,以保存野生蓮種質原有的遺傳多樣性。

              該研究成果以“Genetic diversity and structure in populations of Nelumbo from America, Thailand and China: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 and breeding”為題在Aquatic Botany(doi:http://dx.doi.org/10.1016/j.aquabot.2013.01.001)上在線發表。

              

              論文連接 

            野生蓮居群PCA分析結果

            野生蓮居群STRUCTURE分析結果

            相關附件:

            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技術支持:武漢植物園科技支掌中心 鄂ICP備05004779-1號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4676號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