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是一個典型的大型富營養化高原淺水湖泊,沉水植被衰退消亡嚴重。在外源截污減排、入湖河流整治、水華污染削減等綜合治理措施實施的基礎上,開展適合高原重污染湖泊的生態修復途徑與關鍵技術研究,可以為湖泊生態修復工程提供指導和依據。
武漢植物園濕地生態學科組博士研究生魯靜在劉貴華研究員指導下,通過對滇池沉水植被與種子庫的系統調查,以及對滇池過去50年來沉水植物與水環境演變趨勢的綜合分析,歸納了滇池沉水植被消亡的時間和空間順序,提出了滇池沉水植被分區分步生態修復的路線圖。
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權威工程和環境雜志Ecological Engineering(2012, 39: 95-103),該研究是濕地生態學科組在富營養化湖泊水生植被退化、維持機理和恢復策略長期研究中的一部分工作。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970469)和國家重大水專項(2008ZX07102-005)的資助。
相關附件:
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技術支持:武漢植物園科技支掌中心 鄂ICP備05004779-1號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4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