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陳防研究員等在《自然》(Nature)雜志上刊登評論文章,對中國的糧食安全生產問題發表觀點。文章針對自然雜志前不久發表的一份報告并指出,考慮到糧食生產中各要素的影響,例如肥料,中國的糧食生產仍需要得到其他國家的幫助。
文章指出,肥料在糧食增產中作用重大,中國目前雖然以占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21%的人口,但同時約消耗了世界三分之一的商品肥料。中國的氮肥和磷肥雖然分別在1997年和2006年達到自給,但目前仍有半數的鉀肥依賴進口,并且隨著中國人口要在2030年將達到十五億而年均肥料消耗量將提高二到三個百分點。隨著消費量的提高,中國國內(約7億噸的)高品相磷礦也將在三十到四十年內消耗殆盡。因此,如果不從他國進口肥料、能源以及相關技術,中國將很難滿足國內糧食生產的需要。
陳防,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現任中國土壤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土壤肥料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肥料應用協會副理事長、國際植物營養研究所中國項目部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植物營養、土壤改良與施肥、農林復合生態等。
相關附件:
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技術支持:武漢植物園科技支掌中心 鄂ICP備05004779-1號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4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