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其水質狀況關系著中線調水工程沿線地區的用水安全。水庫消落區濕地是水體與陸地之間的過渡帶,具有較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獨特的生態服務功能。丹江口水庫消落區濕地是控制庫區污染入庫的最后一道防線,對于削減非點源污染物入庫總量、保障水庫水質安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劉文治博士、張全發研究員和劉貴華研究員通過吸附-解吸附實驗發現丹江口水庫消落區濕地的土壤具有較高的磷吸附容量,每千克土壤的最大磷吸附值可達771.3 mg,但秋冬季水位的上升會導致24.11%的土壤吸附磷重新釋放到水體中去。通過乙炔抑制-氣相色譜實驗,劉文治等還發現消落區濕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的反硝化能力存在著顯著性的差異,水蓼和藨草群落土壤的反硝化能力要顯著高于其它群落。植物生物量、植被蓋度與反硝化能力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研究結果表明丹江口水庫消落區濕地具有較強的氮磷污染削減能力,植被條件對濕地去氮能力有顯著影響。這也提示在大壩加高后植被重建過程中,可以通過對消漲帶濕地植被的定向構建來增強濕地的去氮功能,以更好的保障丹江口水庫的水質安全。以上研究結果已發表在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 (61: 507–512) 和Clean – Soil, Air, Water (39: 109–115) 等學術期刊上。
不同坡度下的丹江口水庫消落區濕地景觀
相關附件:
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技術支持:武漢植物園科技支掌中心 鄂ICP備05004779-1號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46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