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科研進展

            實驗室在亞熱帶山地珍稀植物種群動態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1/03/30 | 來源:| 【字號: 】【打印】【關閉

              《中國植被》在論述我國亞熱帶山地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時明確指出它不同于其它的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類型的一個突出特點,即其中保存了很多古老、孑遺性質的珍稀植物。作為川東-鄂西種子植物特有屬分布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神農架地區植物區系起源古老、孑遺植物豐富、我國特有單種屬多。因此,對該區域主要珍稀植物的生存現狀和種群動態進行研究,不僅可以為珍稀植物的合理保護和資源保存提供科學依據,同時也可以為其它亞熱帶山地珍稀植物群落的研究提供案例。

              武漢植物園植被生態學科組以神農架亞熱帶山地河岸帶珍稀植物群落優勢種領春木和連香樹為研究對象。通過種子萌發實驗,探討領春木在種群建立早期對河岸帶生境和山地氣候條件的適應性,結果表明非深度休眠、特殊的基質含水量需求和獨特的林窗識別機制是其適應山地河岸帶生境的重要手段;采用群落調查與多變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探討山地河岸帶珍稀植物群落與環境因子的關系,結果表明珍稀孑遺植物對營養狀況差但種間競爭較弱的生境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對亞熱帶山地河岸帶溫暖潮濕的微氣候具有依賴性;運用種群生態學方法,揭示領春木和連香樹的種群結構和更新特征,結果表明萌蘗繁殖是珍稀孑遺植物緩解其幼苗更新限制的重要手段。

              這些研究是由武漢植物園植被生態學科組研究生魏新增和何東在江明喜研究員的指導下完成的。部分研究結果已在近期出版的學術期刊S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Flora,《植物生態學報》和《武漢植物學研究》上發表。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

            相關附件:

            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技術支持:武漢植物園科技支掌中心 鄂ICP備05004779-1號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4676號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