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科研進展

            實驗室在入侵植物與昆蟲互作關系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2011/03/30 | 來源:| 【字號: 】【打印】【關閉

              近日,國際權威生態學雜志Journal of Ecology在線發表了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Resource allocation to defence and growth are driven by different responses to generalist and specialist herbivory in an invasive plant”。該成果對探明外來植物入侵機理及其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是由武漢植物園入侵生態學研究組博士研究生黃偉在丁建清研究員指導下,與美國萊斯大學、美國農業部入侵植物實驗室以及南京農業大學合作,利用同質種植園試驗、生物測定和化學分析,比較研究了入侵植物烏桕(Triadica sebifera)入侵地種群(美國)和原產地種群(中國)對專食性昆蟲(Gadirtha inexacta)和廣食性昆蟲(Cnidocampa flavescens)抗性和耐受性的差異。研究結果表明:入侵地種群與原產地種群相比,對專食性昆蟲具有較高的耐受性和較低的抗性水平,對廣食性昆蟲具有較高的耐受性水平。但是,二者對廣食性昆蟲的抗性水平表現一致。此外,就耐受性而言,入侵地種群對廣食性昆蟲的耐受性要顯著的高于對專食性昆蟲的耐受性。生化測定表明,與原產地種群相比,入侵地種群丹寧含量較低,但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比值卻較高。

              與已有研究相比,該成果不僅首次明確了入侵植物對不同昆蟲類群(專食性昆蟲和廣食性昆蟲)在抗性和耐受性方面的不同響應;同時,進一步探討了入侵植物的資源分配機制。文章提出,如果構建耐受性的成本較低,而構建抗性的成本較高,那么,入侵植物在傳入地因為缺乏專食性天敵,會將構建抗性所節余的一部分資源用于提高對廣食性昆蟲的耐受性,而另一部分用于生長繁殖,進而提高植物的競爭力。此外,該成果對烏桕的生物防治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入侵地種群抗性水平的降低雖然有利于生物防治昆蟲的種群建立,但是耐受性水平的提高將極大的降低生物防治昆蟲的控制效果。

              鏈接: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cgi-bin/fulltext/123593432/HTMLSTART 

            相關附件:

            中國科學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技術支持:武漢植物園科技支掌中心 鄂ICP備05004779-1號 鄂公網安備42018502004676號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