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邀請,華中農業大學李國懷和劉繼紅兩位果樹專家到武漢植物園進行學術交流,園部分PI、青年科研人員、在讀研究生共30余人參加此次活動,報告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主任韓月彭研究員主持。
桃在我國各省區廣泛栽培。然而,長期以來,我國長江以南的地區受溫度、降雨等環境因素的影響而常發生嚴重的桃樹流膠病,制約了桃產業的發展。針對桃樹流膠病的發病機理與防控措施,李國懷教授為在場的師生們帶來了題為“桃流膠病研究進展”學術報告,李教授詳細地講解了桃生理性與侵染性流膠病的不同發病機理,并重點就桃流膠病的防治措施給出了很多開創性的辦法,為桃流膠病的防治提供了參考。
柑橘是世界重要的水果之一。我國柑橘資源眾多,然而卻無法像桃樹一樣,廣泛種植于我國各省區,主要的原因是柑橘的抗寒抗逆能力有限,圍繞柑橘的抗性研究,劉繼紅教授以“柑橘及其優異資源抗逆基因功能及調控網絡解析”為題,為大家分享了近些年來課題組在柑橘抗寒方面的研究,重點就轉錄因子PtrBAM1、PtrERF109及其下游靶向基因形成的復雜調控網絡進行講解,相關多篇學術成果已發表于多個高水平學術期刊,得到了同行的廣泛認可。
報告結束后,兩位報告人與師生就相關領域內的學術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細致解答大家提出的問題,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
報告人簡介:
李國懷,男,1963年2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主要從事果樹生理生態與安全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究,現階段主要研究內容有:(1)桃樹流膠病發病機理與綜合防控技術;(2)桃樹連作障礙發生機理與綜合防控技術。曾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農業部、湖北省等科研項目20余項。發表論文70余篇,參編專著5部。主持審(認)定果樹新品種2個。授權發明專利1項。
劉繼紅,男,1971年10月出生。現為中國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會、中國園藝學會亞熱帶南亞熱帶果樹分會、湖北省植物生理學會、湖北省柑橘學會的理事。主要從事果樹逆境生物學與種質創新研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1項,面上6項,青年基金1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優選資助、教育部博士點基金、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國際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杰出人才基金、面上項目和重點項目)等項目30余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60余篇,獲批國家發明專利六項(均為第一完成人)。任PLoS One、Gene、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等雜志編委.
李國懷作報告
劉繼紅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