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邀請,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林木果樹研究所所長葉正文研究員在武漢植物園光谷園區為師生作學術講座。講座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主任韓月彭研究員主持。
黃桃,因果肉黃色而得名。常吃可起到通便、降血糖血脂、抗自由基、祛除黑斑、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也能促進食欲,堪稱保健水果、養生之桃。作為我國黃肉桃育種的著名學者,葉正文從國內桃生產狀況、黃肉桃生產概況、桃主要育種進展等方面向大家詳細地介紹了黃桃產業現狀。圍繞種質如何創新的問題,他還探討了目前桃主要的育種技術并分享了近些年來課題組所取得的成果,吸引了大家的興趣。
報告結束后,葉正文就相關領域內的學術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細致解答大家提出的問題,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
葉正文:博士,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作物林果所研究員,所長,國家桃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副理事長,中國園藝學會桃分會常務理事,中國柑橘學會、中國枇杷學會和上海市園藝學會理事,《果樹學報》、《上海農業學報》編委成員, 2009年度被國家科技部授予優秀科技特派員稱號,入選上海市領軍人才。長期從事桃、草莓等果樹新品種選育及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究,先后主持上海市科技攻關項目18項,參加農業部十一五 “948” 桃樹、桃行業科技專項和國家支撐計劃項目,發表論文30余篇,主編和參編著作5部;主持育成的早熟黃桃新品種“錦香”和早熟油桃“滬油018”通過國家新品種審定,早熟油桃新品種“滬油002”、“滬油018”、中晚熟鮮食黃桃“錦園”、晚熟水蜜桃“秋月”和設施草莓品種“久香”通過上海市新品種審定,參與育成的晚熟黃桃新品種“錦繡”通過國家品種審定;主持成果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作為主要參加者獲得市科技星火一等獎和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
講座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