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劍橋大學植物園Brokington博士應邀到武漢植物園進行學術交流。園部分學科組長、青年研究人員、在讀研究生共40余人參加此次活動,報告由系統與進化學科組王恒昌研究員主持。
Brokington博士以“植物色素甜菜堿的起源進化機制”為題,詳細介紹了石竹目的核心類群中花青素缺失而代之以甜菜素來行使呈色功能機制;解析了甜菜素合成通路的關鍵酶的進化,以及花青素代謝基因的假基因化及丟失等重要理論問題,同時介紹了主要階段性成果及未來合作前景。報告結束后,Brokington與師生就相關領域內的學術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并就合作研究等問題進行探討和展望。現場氣氛活躍,報告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
Samuel Brockington 來自劍橋大學植物系,現為劍橋植物園副主任。2009年佛羅里達大學植物學博士畢業后,2009-2012年劍橋大學進行博士后,隨后成為艾薩克牛頓學會獨立研究員。Brockington興趣廣泛,一方面他關注整個全球植物多樣性保護,物種的引種與馴化;另一方面,他又在植物的微進化方面開展工作。他主要關注陸生植物進化過程中關鍵創新性狀產生的分子遺傳機理。自2014年在劍橋大學植物系組建實驗室以來, 研究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1)采用進化-發育生物學的理論技術,以早期陸生植物苔蘚為材料,解析植物表皮蠟質起源的遺傳調控機理;2)與佛羅里達自然歷史博物館學者合作,通過高通量測序技術,探討石竹目植物類群多樣性及極端生境適應性的遺傳機制,比如甜菜素的起源進化,及替代花青素的遺傳機制。Brockington在國際著名期刊如New Phytologist,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The Plant Journal,Nature Plants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多篇論文。
Brockington一行為我園與世界名校在物種保育及發育與進化的進一步合作和研究生培養方面提供了契機。
Brockington博士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