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植物園博士生楊賢鵬(導師:呂世友研究員)代表中國科學院大學參加了第十三屆國際學生論壇(The 13th International Student Research Forum,ISRF),并做學術報告。此次論壇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UNMC)舉行,共60余名學生參加論壇,分別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南丹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
“國際學生論壇”是由中國科學院大學和日本東京大學于2004年共同發起,主題為生命科學與醫學的國際性學術論壇。該論壇現已在中國、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和丹麥等國家成功舉辦了12屆。本次論壇包括分子生物學與醫學,癌癥生物學、神經科學與免疫學、流行病、公共健康與傳染病學等7個學術交流方向。楊賢鵬在分子生物學分會場做了題為“The acyl desaturase CER17 is involved in producing cuticle wax monounsaturated primary alcohol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的報告,介紹了所在研究組在擬南芥表皮蠟質合成代謝通路上的新進展。研究首次從擬南芥表皮蠟質中分離了一類新的蠟質組分,超長鏈不飽和脂肪醇。并通過圖位克隆方法克隆鑒定了該類蠟質新組分合成途徑上的關鍵基因CER17。
除了學術交流之外,國際學生論壇還給世界各國學生提供了一個相互熟悉,了解不同國家傳統文化的平臺。作為主辦方的內布拉斯加大學醫學中心為與會師生安排參觀了巴菲特癌癥中心和藥物研發中心,以及內布拉斯加大學奧馬哈分校的生物機械實驗室。組織觀看了激動人心的美國棒球比賽,并學習了歡快輕松的美式舞蹈,給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促進了各國學生之間的藝術文化和情感交流。
國際學生論壇為國科大各所學生提供了一個高起點、深層次的學術交流平臺,加強了與來自世界各國學生的相互交流和學習。在此次論壇中,同學們不僅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還收獲了最誠摯的友誼,是參會學生的一次珍貴經歷。
報告現場
論壇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