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武漢植物園黨委書記、副主任羅志強率隊赴中科院定點幫扶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貴州省水城縣調研獼猴桃精準扶貧工作進展。六盤水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魏雄軍,水城縣委副書記廖翔、副縣長王旭、程安云陪同調研。昆明分院科技與教育處,地球與化學研究所、武漢植物園等相關人員參加調研。
魏雄軍向調研組詳細介紹了六盤水市相關情況后表示,中國科學院自定點幫扶六盤水以來,在農業生態、脫貧攻堅、循環經濟等方面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持。尤其通過“三變”改革,實現獼猴桃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鏈條化發展,做大做強農業特色產業,推動脫貧攻堅。
羅志強表示此次調研深刻感受到了六盤水加快發展的自信、改革創新的勇氣、干事創業的魄力,希望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讓科技的力量在助推六盤水發展中結出更多碩果。
隨后調研組深入水城阿戛獼猴桃示范園、米籮農業科技示范園、獼猴桃產學研中心、“三變”博物館、潤永恒獼猴桃基地、玉舍千戶彝寨易地扶貧安置點、中國網絡菜市場、涼都“彌你紅”生態食品廠、冷鏈物流中心、鐘山貧困群眾培訓基地等地調研。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十八洞村考察調研時第一次提出“精準扶貧”。武漢植物園秉承“科技指導,精準扶貧”的理念,大力推廣獼猴桃優質品種,重點突出“技術培訓和產業扶貧”,并且針對連片經濟特困區,在已有新品種創制及轉讓基礎上,研發和集成縣域特色生態農業模式,開展規模化推廣示范,實現從“特色農業新種質創制”到“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提升。目前武漢植物園獼猴桃精準扶貧結出累累碩果,在貴州、湖南、安徽、云南等省的9個國家級貧困縣和1個省級貧困縣建設13個獼猴桃核心標準種植基地,培訓中層技術人員5000余人次、基層一線田間操作人員4.2萬余人次,三年促增27億余元,贏得農戶、企業、政府的廣泛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