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章焰生研究員的邀請,荷蘭Amsterdam 大學HarroBouwmeester 教授于2016年11月14日來園進行了學術訪問,做了題為“terpenoid biosynthesis and its role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plants”的學術報。
Bouwmeester 教授在報告中介紹了其團隊在植物代謝工程以及植物次生代謝物介導的植物與其寄生病原菌之間的相互作用機理方面的研究進展,在植物代謝工程研究方面,Bouwmeester 教授團隊將抗瘧藥青蒿素的整條合成路徑轉入模式植物煙草中,發現了一種特異的轉運蛋白能夠促使青蒿素在煙草中正確合成,該研究說明植物次生代謝物的合成涉及到了復雜的物流體系,從一個細胞到另一個細胞、從細胞內至細胞外都需要配備特異的轉運體系,方能完成整個代謝物的合成與釋放,從而使得植物次生代謝物發揮其應有的生物功能;在研究植物宿主與其寄生病菌相互作用研究方面,Bouwmeester教授發現植物次生代謝物發揮了極其關鍵的信號轉導作用,比如他們發現了一種叫strigolactone的物質,植物在磷脅迫的情況下,就會釋放這種植物次生代謝物,通過其根器官釋放到土壤中,而土壤中的寄生病原菌一旦感受到這種物質的釋放,就會立即召集到該植物的根部進行繁殖并釋放營養物質供給宿主植物,在整個宿主植物與寄生病原菌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植物次生代謝物起到了一個信號向導作用。
Bouwmeester 教授長期植物次生代謝物相關研究,其成果在國際頂尖雜志Nature、Science、Nature Chemical Biology 以及PNAS上均有發表。學術報告之后,Bouwmeester 教授與章焰生研究員詳細研討了雙方今后的合作事宜,并就具體合作方向達成一致協議。
交流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