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章焰生研究員的邀請,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生物系教授 Dae-Kyun RO 到武漢植物園來進行了學術交流,做了題為“Artemisinin and natural rubber - Case studies of applicable isoprenoid compounds in sunflower family”的學術報告。
Dae-Kyun RO教授主要從生菜中天然橡膠的合成途徑主要基因的挖掘和菊科植物中倍半萜合酶基因的進化兩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利用蛋白質組學研究手段,Dae-Kyun RO教授團隊從生菜中分離了一種新穎異戊烯轉移酶基因,被命名為CPTL2,CPTL2 蛋白不具備常規異戊烯轉移酶保守結構域,卻與人的NogoB 受體蛋白同源性較高;利用熒光定位以及酵母雙雜交實驗技術,Ro 教授團隊發現CPTL2蛋白與常規異戊烯轉移酶CPT3相互作用,并定位植物內質網膜上;進一步利用RNA干擾技術,他們研究發現CPTL2與CPT3的相互作用共同調控了生菜植物中天然橡膠的生物合成,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雜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JBC, 2015, 290: 1898-1914)。除了報告天然橡膠的生物合成研究,Ro教授還報告了他們在菊科植物倍半萜內酯合成相關研究,以倍半萜內酯合成途徑中關鍵P450酶為研究對象,利用中藥青蒿植物青蒿素合成關鍵氧化酶AMO為例,探討研究了倍半萜內酯合成酶如何隨著環境的變遷,通過長期進化演變形成酶的新功能,該研究從生化酶的結構以及生化功能演化角度,很好地解釋了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植物倍半萜合成氧化酶通過基因點突變,其催化功能逐漸從雜合性向特異性演化的過程,從而使得某些特種化合物只限制在某些特定植物物種中合成。報告結束后,科研人員,研究生與Dae-Kyun RO教授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與討論。
Dae-Kyun Ro博士現任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生物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藥用植物生物學,研究內容涉及藥用植物基因組學、藥用植物生物化學、植物藥合成生物學以及藥用植物植物化學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Nature,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PNAS, JACS, JBC 以及Plant Physiology 等著名雜志發表了學術論文三十余篇。
交流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