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美國德州大學圣安東尼奧健康醫學中心(The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細胞生物學系Russel J. Reiter教授應邀到武漢植物園進行學術交流,并作了題目為“The problem with light at night: the association with cancer”的學術報告。本次報告會由武漢植物園產祝龍研究員主持。
Russel J. Reiter首先闡述了對中國及中國科學家的良好印象。然后從大家熟知的生物鐘開始談起,以褪黑素為主線,圖文并茂地作了相關介紹。他談到藍光(260-280 nm)是對生物鐘以及夜間褪黑素產生活動最具破壞性的一種光。而褪黑素是存在于所有動植物中的一種與許多癌癥相關的物質。褪黑素在適宜濃度時可抑制人類癌細胞的生長。人類夜間黑暗時間的長度會影響褪黑素的產生量。然而當今,越來越少的夜間無光時間,許多城市基本每夜燈火通明。因此人類一定要注意夜間休息,保持健康狀態。Russel J. Reiter由淺入深,為參會人員講解了褪黑素的故事。報告結束后,相關科研人員及研究生就各自感興趣的問題同Russel J. Reiter進行交流與討論。
Russel J. Reiter現為國際著名雜志Journal of Pinal Research (IF2013=7.812)主編,在國際主流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1284篇,累計影響因子4763.50,論文被引用數41092次。1993年首次在國際上報道了褪黑素是一種內源性自由基清除劑與抗氧化劑,為褪黑素研究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由于這一重要發現,褪黑素已被廣泛用于臨床治療各種自由基氧化有關的疾病并同時廣泛用于畜牧業、農業與工業。
報告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