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發起并主辦的2013國際植物次生代謝與代謝工程研討會于7月5日-7日在武漢召開。
植物的次生物質在維護植物自身的生存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抗逆,抗病等,而這些次生代謝物質大多數是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抗癌、抗氧化、降低血脂和膽固醇等作用的有效成分,與人類的健康密切相關。因此利用功能基因組、生物化學以及植物化學等手段,以植物為研究對象,對其中具有重大藥用價值的天然化合物的合成進行代謝調控研究以提高功能產物含量;分離天然產物生物合成途徑中的關鍵基因,并借助微生物細胞工廠大量而經濟地合成植物天然產物已成為當今研究的一大必然趨勢。本次研討會的專家代表作了學術報告30個,內容涵蓋了植物次生代謝工程、代謝調控、新藥研發、合成途徑中的功能基因的挖掘以及生物合成的前沿性研究進展與成果等,并對本領域的研究現狀進行了剖析和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本次研討會促進了本領域的國際同行之間的交流和了解,為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和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本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陳曉亞院士擔任主席,武漢植物園章焰生研究員擔任秘書長,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日本以及新加坡等國的100多名代表參加了此次研討會。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生物技術處劉斌處長,中科院武漢植物園李紹華主任出席了此次研討會并對與會代表表示了熱烈歡迎。本次研討會得到了國家科技部863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大力資助和部分生物公司的協助。
會議現場
加拿大國家研究理事會教授Patrick Covello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