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應天然藥物生物合成學科組章焰生研究員的邀請,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趙劍教授到武漢植物園開展了學術交流活動并作了題為“Transport and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flavonoid biosynthesis in Medicago truncatula”的學術報告。
趙劍教授首先從植物細胞膜和液泡膜上的有機物質轉運體展開,重點研究了苜蓿種子中黃酮類化合物的轉運與轉錄調節的分子機理,首次發現轉運體MtMATE1和MtMATE2為黃酮類物質的特異轉運體;對調節黃酮類物質生物合成的Myb轉錄因子MtPAR與MtTT8的功能進行了分析;通過轉錄組與代謝組學數據庫的關聯分析,挖掘到調節黃酮類物質生物合成的新的轉錄因子與轉運體基因。
趙劍教授長期從事植物天然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和代謝工程,脂質代謝等領域的研究。在植物次生代謝和有用天然產物的誘導合成、細胞生物工程生產、生物合成及其調節的分子生物學機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前沿性研究。近幾年來以豆科模式植物Medicago truncatula為研究材料在黃酮類轉運和合成調控研究方面,尤其是縮合丹寧和花色素苷的細胞內轉運及其合成的轉錄調節機理方面獲得了重大發現并申請了專利,現在其實驗室專注于大豆黃酮類化合物,多萜類,油脂等特殊營養物質的生物合成和相關大豆種子品質育種和遺傳改良的研究。將豆科模式植物Medicago truncatula 的轉錄組學和代謝組學研究模式應用到大豆品質的功能基因組學中,用代謝組學和轉錄組學的技術闡明它們的生物合成和調節的分子機理并把獲得的新知識和新手段應用到大豆分子育種和傳統育種。在PNAS、Plant cell以及Plant physiology等著名國際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發表多篇論文,從2007年起擔任國際期刊Recent Patents on Biotechnology (by Bentham Science)的編委。
報告會現場
(天然藥物生物合成實驗室 李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