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成的報告緊緊圍繞其研究小組的發現:基因組中普遍存在的Indel造成非對稱DNA結構,能顯著增加附近核苷酸的突變率。介紹了非對稱遺傳概念及其相關的重組、隔離及突變效應,并用生動的語言講解了Indel序列在減數分裂時各效應形成的機制,揭示了Indel特有的遺傳變異規律。證明了Indel的分布和變化是生物性狀表現的重要基礎,也可能是雜種優勢、自交退化等現象的遺傳基礎,對保留生物的遺傳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拓展了生物遺傳變異、生命起源與演化的理論,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田大成,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近年來,主要從事植物抗病基因進化和非對稱遺傳現象的研究,其研究結果發表于Nature, Science, Mol Biol Evol,Proc Natl Acad Sci等雜志。2008年9月在“Nature”雜志發表了《真核生物中插入/缺失增加其周圍序列的突變率》一文,該文提出并檢驗了DNA插入/缺失誘導遺傳突變的機制,該機制解釋了遺傳與進化領域許多懸而未決的相關科學問題;發現了抗病基因的起源、變異及保存等方面的一些獨特機制,實驗證實了抗病基因的適應性代價。他發現了非對稱DNA插入/缺失序列的特殊遺傳行為,引出一門新的學科:非對稱遺傳學。
羅明成,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校區著名的遺傳學家、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兼職教授,主要從事生物基因組學研究。他主持的實驗室完成了新型模式植物短柄草物理圖譜的構建,并參與完成了短柄草基因組測序工作,為世界禾本科植物基因組學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研制的高通量多彩BAC物理圖譜構建技術,廣泛應用于世界動植物基因組學研究。
彭俊華研究員主持學術報告會
田大成教授作學術報告
羅明成博士作學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