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包括“青蒿素類前體的生物合成”、“蘭科植物內生細菌的研究”、“入侵藥用植物演化與次生代謝”、“淫羊藿次生代謝調控的分子機制”、“保健功能蔬菜的開發和綜合利用”、“野生枸杞資源的研究和利用”、“藥用植物分類研究——淫羊藿屬”、“藥用植物三葉木通的綜合開發利用”、“武漢植物園植物化學研究歷史、重要成果及建議”和“藥用植物黃酮類化合物的代謝調控、生物合成和綜合開發利用”等10個專題報告。屠治本簡要回顧了武漢植物園植物化學研究的歷史,并簡介了取得的重要成果。王瑛提出十二五期間,武漢植物園的藥用植物研究將圍繞黃酮類化合物從以下四方面展開:①含有黃酮類化合物的重要藥用植物資源的收集和評價;②次生代謝的關鍵基因發掘;③次生代謝的調控和生物合成;④藥用植物的綜合開發利用。
到會專家認真聽取了科研人員的匯報,高度評價武漢植物園藥用植物研究所取得的成績,對下一階段藥用植物研究充滿了信心,表示愿與武漢植物園科研人員開展深入合作,共同解決藥用植物研究領域的重點科學問題。同時,建議武漢植物園的藥用植物研究主題應更明確,應注意過程研究與實用性的差異,同時應尋找地域性特色藥用植物以開展特色藥用植物研究。
本次研討會的順利召開促進了武漢植物園藥用植物研究的交流和討論,凝練了十二五期間武漢植物園藥用植物研究的重點科學問題,探討了多學科交叉的團隊合作模式,同時有力地推動了武漢植物園藥用植物的合作研究。
參會人員合影
現場討論氣氛熱烈
王瑛研究員作報告
陳士林研究員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