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中國科學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和武漢植物園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中心的邀請,美國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的Huang Li博士和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的彭云良研究員于
授聘儀式由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武漢植物園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中心主任彭俊華研究員主持,園黨委書記、副主任羅志強為Huang Li和彭云良頒發了聘書。隨后, Huang Li教授作了題為“Finding hidden rust resistance in wheat”的報告,從寄原寄主的相互作用、植物對病原菌主動和被動不同防御機制方面進行了詳細地講述。彭云良研究員作了題為“四川小麥條銹病遺傳防控和研究”的報告,從四川小麥條銹病流行區劃、病原毒性結構、條銹病群體遺傳結構、已知的抗性基因和抗源在四川的有效性以及新品種抗性消失、抗病品種種植情況等方面進行了極為全面的介紹和講解,并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和進一步的改進方向。
Huang Li教授主要從事小麥抗銹病研究,采用圖位克隆法從大基因組小麥中克隆了第一個抗病基因Lr21,并深入開展了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的相關研究工作,而且通過突變技術獲得了具有葉銹、桿銹和條銹廣譜抗性的小麥種質。基于前期研究基礎,聯合武漢植物園、澳大利亞等相關研究機構提出的小麥抗銹病項目獲得美國Gates基金會與NSF聯合資助。
彭云良研究員長期從事小麥銹病和水稻稻瘟病、根腐線蟲病病原物致病性、抗藥性和生物學特性研究,現主要從事四川小麥條銹病病菌生理小種監測、抗病育種和綜合防治研究。先后發表論文41篇。
武漢植物園與兩位專家在小麥抗銹病研究領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三方將本著“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就共同感興趣的問題發揮各自特長,開展全面合作,為我國及世界小麥抗病遺傳育種研究作出創新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