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的發明專利“一種獼猴桃脫毒組培苗移栽方法” (ZL 201610547804.2)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發明人:呂海燕、鐘彩虹。
獼猴桃富含獼猴桃蛋白多糖、VC、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是名貴的中藥材和營養滋補品,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保健價值。目前獼猴桃繁殖技術在生產上多為扦插和嫁接,這樣雖能保留母體優良性狀,但也保留了母體體內的植物病毒;獼猴桃體內病毒的積累逐代增加,病毒病持續影響著獼猴桃的單產,獼猴桃果實品質也會逐年下降。
現有的獼猴桃脫毒組織培養快繁技術分為:獲取無菌脫毒材料、獼猴桃組培苗的初代培養、增殖培養、生根、馴化、移栽、假植等幾個階段。其存在以下缺點:其一是獼猴桃組培苗在室內生長時間短,植株本身不夠強壯,抗逆性差;其二是獼猴桃組培苗生根慢,且在后期移栽過程中容易受損,移栽后定根速度和再生根比例低,導致移栽成活率不高;其三是獼猴桃組培苗移栽環境簡陋,未與外界形成隔離處理,組培苗易重復感染病毒;其四是組培苗馴化移栽成活后,在銷售之前要進行假植,該過程耗費人力物力,且假植后的植株成活率低下。
武漢植物園獼猴桃種質資源與育種研究團隊的呂海燕助理研究員和鐘彩虹研究員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發明了“一種獼猴桃脫毒組培苗移栽方法”,該方法不僅提高了脫毒組培苗的生根比例與成活率,確保了組培苗與外界的隔離環境,而且降低了生產成本,省去了假植的環節,提高了組培苗銷售后移栽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