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富含果實維生素C、膳食纖維和多種礦物營養,被譽為“水果之王”。獼猴桃屬具有 54 個種,21 個種下分類群,遺傳多樣性豐富,而商業栽培品種中主要為中華獼猴桃。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對高品質、新品種獼猴桃的需求顯著增加。獼猴桃為功能性雌雄異株多年生果樹,在傳統育種中面臨著占地面積大、童期長等限制因素。將分子輔助育種與傳統育種相結合,針對性的育種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土地、水肥和人力成本的浪費,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和較高的經濟價值。
中國科學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獼猴桃資源與育種學科組助理研究員張瓊在黃宏文研究員的指導下,采用山梨獼猴桃和中華獼猴桃種間雜交群體,利用基于第二代測序的RAD-seq技術構建獼猴桃種間高密度遺傳連鎖圖譜。父母本圖譜中各有29個連鎖群(2X=58),分別包含4214和2426個SNP標記。該圖譜能將獼猴桃基因草圖中無法組裝的440個Scafflold錨定到基因組上,極大提高基因組組裝水平。獼猴桃種間高密度遺傳圖譜不僅為獼猴桃基因組序列精細組裝提供了重要參考,并為開展獼猴桃優異性狀的QTL定位研究,挖掘相關候選基因奠定了基礎。同時,將群體性別表型標記定位在圖譜上,鎖定性別相關區段在第25號染色體端粒位置,并開發3個性別鑒定標記,用于獼猴桃植株早期性別篩選,利于獼猴桃分子輔助育種。
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該研究成果已于9月14日發表于DNA Research。
獼猴桃高密度遺傳圖譜
獼猴桃連鎖群共線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