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袁曉等科研人員完成的“一種植物小桐子殼制備活性炭的方法”近日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ZL 2009 1 0062247.5)。該專利完成的是中科院方向性課題“能源植物資源篩選評價與小桐子規模化種植關鍵技術研究” 子課題“小桐子綜合利用的研究”的一部分工作。
能源植物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種子、樹皮、葉、根和乳汁中含有多種成分的生物藥源,可提取制作生物醫藥和生物農藥。其種子加工后的油餅蛋白質含量較高,脫毒后可制作生物飲料,未脫毒的可制作優質的有機生物肥。培育小桐子能源林,利用其種子提煉生物柴油是小桐子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活性炭具有豐富的內部孔隙結構和較高的比表面積,是一種優良的吸附材料。其物理、化學性質穩定,耐酸堿,能經受水濕、高溫及高壓,不溶于水和水機溶劑,使用失效后容易再生,是一種循環經濟型材料。活性炭廣泛運用于制糖、制藥、味精工業、環保、溶劑回收、食品飲料提純、空氣凈化、脫硫、黃金提取、半導體應用等領域。特別是水處理和氣體吸附儲存方面應用更多更廣。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植物小桐子的種殼制備活性炭的方法,方法易行,操作簡便。小桐子的種子經分離種仁后,剩下的種殼經化學方法處理,制備活性炭,該活性炭的質量標準的密度、粒度分布、碘值等達到國家標準,小桐子制備的活性炭能廣泛用于工業、食品、醫藥,環境衛生等行業,為能源植物轉化為生物柴油后,其附加物的綜合利用,開發一條新的應用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