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植物園王瑛研究員對該項目的研究工作進行總結報告:本項目立足于華中地區的特有藥用植物資源,篩選出適合武漢地區栽培的葉用薯、土人參、白子菜、紫背天葵、馬齒莧、枸杞藥用蔬菜品種;以馴化栽培與單株選優相結合,自主選育可在武漢地區露地越冬的紫背天葵、白子菜抗寒優良無性系品種;并對栽培和繁殖技術的研究,建立了紫背天葵、白子菜“露地(3月至10月)+塑料大棚(9月至翌年4月)”周年生產栽培模式;開發出土人參食用嫩莖葉型和苗用型的無公害栽培技術;根據寧夏枸杞和黑果枸杞的營養品質的差異,首次利用寧夏枸杞和黑果枸杞種間雜交的方法,創造出大量可供選育的株系;提出了在武漢地區合理使用氮肥,既提高產量又保證品質的葉用薯高產優質栽培技術體系;并進行規模化示范栽培,建成了東西湖和武漢植物園的藥用蔬菜栽培示范基地。
該項目歷經多年的試驗和研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在武漢地區進行了藥用蔬菜的大規模推廣,每畝純收入均超過5000元/畝。在該項目的研究工作中,已發表論文8篇(其中3篇為SCI),申請專利3項。
鑒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提供的鑒定技術資料完整齊全、數據翔實,成果具有創新性,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同時建議,進一步推動藥用蔬菜項目做大做強,為服務于我國植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國家需求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