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歷年度明星 返回中科院武植物園首頁
            2022年,武漢植物園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院黨組總體安排,全園職工齊心協力、真抓實干,園各項科技創新工作順利推進。為表彰先進,激勵全園職工開拓進取,再創佳績,現授予東非植物區系與分類學科組、環境基因組學學科組“優秀科研團隊”稱號;授予科研處“優秀管理團隊”稱號;授予王德智、李大衛、廖廓、姜穎、余海峰“明星員工”稱號。
            用遙感技術為生態環境保駕護航
            發布時間:2023-08-31 來源: 【字號:  
              王德智,副研究員,2020年博士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理與信息工程學院,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流域生態研究中心工作。主要從事植被動態和流域生態環境遙感工作。一是基于野外調查、無人機遙感(激光雷達/多光譜/高光譜)和衛星遙感數據,從多尺度研究植被動態變化以及定量評估碳儲量和多樣性;二是結合遙感和GIS技術,探究流域陸地生態環境時空演變與河流水環境之間關系。
              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對于維持生態系統生產力及穩定極其重要。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多樣性的分布、確定優先保護區、維持重要的生態系統產品和服務,需要進行大尺度植被生物多樣性觀測。王德智根據光譜變異假說,基于常用遙感影像,把γ多樣性拆分為α和β多樣性,并通過實地樣方數據進行驗證,最終得到準確的紅樹林α和β多樣性空間分布圖。為了減少野外采樣工作同時準確估算紅樹林地表生物量,王德智提出一種“點-線-面”框架,點為野外樣方,線為高精度移動測量數據,面為全覆蓋衛星遙感影像,通過三者結合構建一種尺度上推方法,準確估算了大尺度紅樹林地表生物量,同時減少了三成多野外工作量。
              流域是人類生存的重要地理空間,研究流域生態環境演變對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水質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王德智近三年在漢江上游、丹江口庫區開展了流域生態環境演變研究。發現丹江口庫區近30年景觀生態風險總體呈降低趨勢;采用一種兼顧時間維的時空立方體方法闡述近20年漢江上游生態環境質量時空演變,發現溫度、降雨和夜間燈光是生態環境變化的主要驅動因素。
              作為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2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和大型央企委托項目1項。曾榮獲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級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國家獎學金2次。在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人文地理、應用生態學報等期刊上以第一/通訊作者共發表論文近20篇。擔任RSE、ISPRS、JAG、JSTARS、RS、SR、MF等十多家期刊審稿人。
            關閉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