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廓,2010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2011年進入武漢植物園工作,多次赴云貴川、西藏、海南、臺灣、泰國、印度、肯尼亞、俄羅斯、美國、澳洲等國內外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進行植物本底調查和標本采集,尤其對水生植物多樣性調查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野外經驗。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和科學院經典分類人才項目1項,參與多項水生植物多樣性調查與研究的國家和科技部項目,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13篇。目前在武漢植物園園藝保育中心任職水生植物引種保育崗,負責水生植物種質資源圃的建設和管理。
水生植物是濕地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豐富的水生植物多樣性是維持濕地生態系統結構穩定性和功能完整性的必要基礎。廖廓主要從事水生植物生物多樣性構成式樣及其適應性進化規律的研究,致力于長期收集保育全球范圍內具有科研、觀賞以及經濟價值的水生植物種質資源。2015年以赤龍湖國家濕地公園全域內水生植物為調查對象,主編出版《赤龍湖國家濕地公園植物彩色圖譜》,并于2020年第2完成人榮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科普項目);通過十多年踏足眾多江河湖海,池沼溪流的第一線野外工作積累和廣泛地文獻研究,系統性地厘清全國水生植物的種類、分布和瀕危程度,于2021年參與出版了《Aquatic plants of China》(《中國水生植物》英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