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治,2008年博士畢業于后進入武漢植物園濕地生態學科組工作。目前主要從事濕地氮循環以及濕地植被生態學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具有獨特的生物群落和生態功能。我國濕地面積53.6平方公里,約占全球濕地面積的10%,居亞洲第一和世界第四位。由于不斷加劇的人類活動的影響,我國濕地正普遍面臨污染嚴重、生物多樣性喪失以及生態功能退化等多種威脅。自2012年以來,劉文治聚焦于“脫氮”這一濕地關鍵功能,以長江中下游、青藏高原以及云貴高原的江湖湖泊濕地為研究對象,開展大尺度野外調查和溫室控制實驗。研究結果揭示了流域尺度人類活動對濕地脫氮功能的顯著影響,闡明了濕地脫氮功能對不同生態恢復措施的差異性響應,解析了關鍵生物與環境因素調控濕地脫氮功能的多元路徑。研究結論拓寬了我們對濕地功能的認識,并為濕地生態恢復提供了科學依據。
劉文治2020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以及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的資助。劉文治擔任了3個SCI期刊的Academic/Review Editor,目前以第一/通訊作者在Water Research、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等重要SCI期刊上發表論文41篇,累計被引用1800余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