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歷年度明星 返回中科院武植物園首頁
            2019年,武漢植物園全體職工緊緊圍繞“率先行動”計劃,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全面完成了2019年度工作目標。為表彰先進,激勵全園職工開拓進取,再創佳績,激勵全園職工開拓進取,再創佳績,現授予草坪草與牧草分子育種學科組、入侵生態學課題組 “優秀科研團隊”稱號,科研處“優秀管理團隊”稱號,江紅生、李榮俊、徐文斌、馬智明“明星員工”稱號。
            在服務中奉獻 在奉獻中閃光
            發布時間:2020-04-16 來源: 【字號:  

              科研處主要承擔我園科技創新戰略規劃、各級各類各科研項目組織申報、平臺管理、國際合作與外事管理、科技開發與成果轉化、院地合作、知識產權管理、成果鑒定、成果獎勵申報、實驗室、溫室及試驗用地管理、試劑采購與安全管理、學術交流、學會管理、綜合統計、科技檔案等管理工作。 

              在園領導和各中心、學科組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下,我園科研管理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在項目組織、科技服務、人才培養及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研究所分類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平臺建設成效顯著,各項工作都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科研處曾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地合作先進集體;每年都被為武漢市統計先進單位;20162019年度連續四年榮獲武漢植物園“優秀管理團隊”稱號。 

                一、規范制度建設,服務科研工作  

              科研處是一支老中青相結合的精干團隊,為了實現我園知識產權管理的科學化和標準化,以中國科學院知識產權貫標工作為契機,2019年科研處重點制定、修訂和完善了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知識產權管理辦法、知識產權專員管理辦法、科學傳播工作管理辦法、科研項目管理辦法、知識產權評估備案管理辦法、專利分級管理辦法、專利管理辦法、形象標識管理工作規范、知識產權糾紛應對管理辦法、知識產權內部檢查監督控制程序、知識產權管理評審控制程序等知識產權管理文件。 

              通過制定、修改和完善相關管理制度,使科研管理工作各方面有章可,有規可依。本著“以服務科研為宗旨,以提高管理水平為目標”的原則,將科研管理做到了科學化、制度化、人性化。 

                二、 科技創新和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  

              2019年度,繼續大力推進研究所分類改革工作,核心植物園總園藝師和首席科學家評審會于416日順利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國科學院核心植物園功能領域總師和特色學科首席科學家的答辯結果,并審定了功能領域和特色學科實施方案;繼續積極加強與科技部的溝通和工作匯報,積極爭取湖北省科技廳及武漢市的預研項目經費支持,爭取到神龍設施平臺建設落戶湖北;持續推進完善野外臺站和基地建設,服務研究所中心工作。 

              三、注重科研人才培養、科研項目持續穩定  

              為了加快科研發展,加強青年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優秀的青年科研人才,截至2019年我園累計部署了21項科技骨干人才計劃,并有18人獲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支持,目前各項目進展良好。 

              2019年新增項目84項,落實合同經費7564萬元。到位科研經費7231萬元,其中,國家經費1678萬元,占30%;院內經費1988萬元,占36%;地方經費784萬元,占總經費的14%;企業及其他經費870,占總經費的16%;研究所自主部署經費212萬,占總經費的4%。非洲中心運行經費1699萬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方面,2019年我園共申報68項,獲資助19項,直接經費資助總額991.3萬元。其中,人才類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批1項,直接經費資助130萬,首次實現優秀青年基金的持續性資助。  

              在研項目均順利實施,并取得較好的階段性成果。多年來,科研處對每個結題項目及時清理、整理、歸檔。保證了科研材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并確保了其對今后的查考利用價值。 

                四、知識產權管理日趨規范,科研產出質量持續提升  

              2019年度全面啟動了我園知識產權貫標工作,完成現有管理體系和制度的診斷梳理工作,新增知識產權管理文件11個,修訂管理文件4個。并實現院級知識產權專員零的突破。 

              在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全園發表論文237篇,其中我園以第一作者或最后通訊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175篇,同比增長30%,包括TOP5%論文27篇,TOP10%論文15篇,TOP30%論文57篇,影響因子在9分以上論文2篇,影響因子在5分至9分之間論文26篇;獲省級獎3項;出版著作4部;專利申請22件,專利授權21件;植物新品種國際登錄9個,品種保護新增2個;制定地方標準1個;發布軟件著作權2個。 

              在深入開展標準化戰略方面,充分發揮技術標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引導和規制作用,在構建科學合理的地方標準體系上成效顯著,《中藥材白及生產技術規程》于201912由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發布為中藥材行業地方標準。 

              五、院地合作及成果轉化成效顯著  

              中國科學院成果轉化重大專項(“弘光計劃”)“獼猴桃專利品種高端品牌創建”項目順利通過第一期驗收。同時,完成我園擬投資專利品種的價值評估和備案工作。 

              我園‘東紅’獼猴桃順利進入武漢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供應果品,獲得國內外運動員的一致好評。在服務地方的同時,擴大了我園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六、科技扶貧顯成效  

              2019年度我園深度參與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對口的恩施市龍鳳鎮龍馬村扶貧工作,并發揮了關鍵作用。通過“庭院經濟”扶貧模式,幫助當地農戶建成80畝(5350株)庭院獼猴桃園,預計每年增收100萬元,貧苦戶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駐地村整體脫貧,接受國家和省級檢查。 

              在湖南花垣、貴州水城、安徽金寨等國家級貧困地區的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入選科技部精準扶貧項目。 

              白及和淫羊藿在湖北等主產區省份穩步推廣;長花期蓮和子蓮為代表的蓮新品種推廣迅速;耐鹽堿草坪草在東營、唐山等進行示范推廣。共實施成果轉化項目7項,到帳經費1008萬元。 

                七、科研平臺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院獼猴桃產業技術工程實驗室掛牌成立;湖北省特色資源植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大科學裝置平臺作物表型組學研究設施“作物表型組學(神農)研究設施”關鍵技術預研項目獲武漢市經費支持;院省共建作物表型組學聯合研究中心揭牌;武漢經濟作物種質創新實驗站和丹江口水庫流域生態系統試驗站等野外臺站建設穩步推進;國內作物表型組學領域研究機構和公司等簽訂戰略聯盟;省院共建神農設施和共同申報國家發改委立項工作穩步推進。 

                八、深化合作交流,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 

              2019年度持續聚焦重點突破方向,推進國際化進程。412日至1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曹建明同志訪問肯尼亞。412日下午,代表團視察了中-非聯合研究中心,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乃依木亞森、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柯良棟、駐肯尼亞大使吳鵬、駐肯尼亞大使館李旭航公參等陪同訪問。曹建明同志參觀了中非中心的基礎設施,詳細地了解了中非中心的援建歷程、合作進展、科研規劃及未來發展。曹建明同志在聽取中-非中心主任王青鋒的工作匯報后,對中-非中心腳踏實地為中非科技合作與人才培養所做的努力給予充分肯定,并將持續關注中-非中心工作發展。 

              9月,“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首次在境外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成功召開。武漢植物園中-非聯合研究中心作為承辦單位,總體協調安排非洲十個國家近百名代表和中方近50名代表的全部會務工作。整個會議順利成功,得到院領導和國內外代表的高度肯定,對于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2019年度外事工作平穩有序,雙邊交流體量穩中有升,共接待了來自意大利、美國、澳大利亞、肯尼亞、喀麥隆等10個國家的外賓35批共65人次。辦理因公出訪手續49批次,96人次。本年度依托科學院“國際人才計劃”平臺,持續引進外籍高水平專家來園開展短期合作交流,有力推動優勢與特色學科發展。 

                九、省市植物學會工作顯成效 

              湖北省植物學會獲批省科協創新示范學會,獲獎10萬元。獲批省市科協重大學術活動項目和學術交流平臺項目經費支持共計20萬元。推薦2019年湖北省青年晨光計劃2項,中國植物學會“中外青年交流計劃”候選人2名。組織推薦中國植物學會“綠科抖音”科普視頻作品2個,在新媒體進行科普宣傳,包括抖音和微信的點贊與投票活動。我園1個作品進入決賽。單位與植物學會聯合搭建特色學術交流平臺,營造濃郁的學術氛圍,共開展學術講座35期,前沿高端學術交流論壇和青年科學家論壇2個。 

             

            關閉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