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歷年度明星 返回中科院武植物園首頁
            2018年,武漢植物園全體職工緊緊圍繞“率先行動”計劃,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全面完成了2018年度工作目標。為表彰先進,激勵全園職工開拓進取,再創佳績,現授予植物多樣性與進化學科組、果樹分子育種學科組 “優秀科研團隊”稱號,科研處“優秀管理團隊”稱號,張克榮、陳桂林、潘俊峰、戴李菁“明星員工”稱號。
            自強不息 勤讀力耕

              青松以自強之氣,立于嚴寒霜凍;大海以包容之德,融匯天下之川。果樹分子育種學科組,一個充滿活力和激情的研究團隊,秉承自強不息、勤讀力耕的科研精神,致力于果樹遺傳與改良研究。本年度在領導的關懷、全體員工和學生的精誠合作和辛勤耕耘之下,學科組在果樹果實品質性狀遺傳機理和桃組培再生與遺傳轉化等方面取得了開創性成果,在New Phytologis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期刊發表SCI論文6篇(top 5%top 10%各兩篇),新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和國家重點研究計劃課題1項。 

              在果實風味品質遺傳機理方面,前期圖位克隆了控制蘋果果實酸度主效基因Ma1,在此基礎上選用Ma1位點隱性純合(ma1ma1)但果實酸度高的特異基因型資源,通過組學與和候選基因關聯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發掘了另一個控制蘋果果實酸度的基因M10。該基因編碼一個定位于液泡膜的P型質子泵P3A‐ATPase,與蘋果的酸度顯著關聯,可解釋品種間果實酸度表型變異的7.5%左右;揭示了M10基因通過泵入質子促進有機酸根離子聚集激活Ma1基因編碼蛋白通道,使得有機酸向液泡轉運進而導致果實酸化的分子機理。同時,在前期發現糖轉運體在果實糖代謝中起著重要調控作用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了2SWEET家族成員(MdSWEET9bMdSWEET15a)與果實糖含量顯著關聯,明確了它們位于控制果實糖含量QTLs區間,是控制果實糖含量的候選基因。 

              在果實色澤調控機理方面,在前期發現BL基因通過誘導花青素調節基因PpMYB10促進血桃著色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了血桃果實后期著色受負調節基因PpMYB18和正調節基因PpMYB10共同調控,PpMYB10在促進花青素合成的同時,也能激活PpMYB18的轉錄形成一個負反饋環,以防花青素的過度合成,研究結果展示了一個在轉錄水平上平衡次生代謝物積累的模型。此外,發現桃兩個串聯簇生MYB10基因(PpMYB10.1PpMYB10.2)在促進花青素著色能力方面呈現明顯差異,闡明了MYB10基因的功能分化與R3結構域第6393位氨基酸序列變化有關,其中第93位氨基酸殘基的突變會影響MYB10與輔助因子bHLH3的結合能力,而第63位氨基酸殘基的突變可改變MYB10基因編碼蛋白的空間構象。 

              針對桃組培再生與遺傳轉化這一世界性難題,課題組成員勇于擔當、迎難而上、大膽創新,經過若干次嘗試與失敗后,終于首次建立了桃根系遺傳轉化技術,研發了桃愈傷繼代保存及轉基因技術體系,為桃功能基因組學研究乃至果樹模式功能基因學體系的建設奠定了重要基礎。 

              果樹分子育種學科組自2008年底成立以來,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6項、青年項目7項,國家“973”“948”和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各1項。Plant JournalPlant PhysiologyNew Phytologis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植物學權威期刊發表SCI論文50余篇,論文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關注,被Trends in Plant SciencePLoS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ellMolecular Biology Evolution等權威期刊引用500余次,其中關于血桃著色研究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TOP 1%),關于花青苷轉運研究論文受到了Nature Plants主編Chris Surridge關注,并撰文做了點評(Nature Plants, Flower colour: Peach cocktail, 2015)。培養了博士后2名(海外1名)、博士研究生6名、碩士研究生5名,其中2人次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獎,10人次分獲中國科學院朱月華獎、昌華特等獎、中國科學院地奧獎、中國科學院優秀學生標兵、中國科學院大學優秀畢業生和國家獎學金;1人次獲評中國科學院大學優秀學生干部。 

              鑒于上述成就,學科組組長韓月彭于2015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2016年榮獲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017年入選國家桃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擔任國際期刊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Horticulture Research副主編,國際期刊PLoS One編委;國際園藝協會組織第九屆桃國際會議學術委員會成員(2017,羅馬尼亞)。目前學科組吸納了來自五湖四海的研究生、訪問學者、青年員工共計17名成員,祝愿團隊在不斷地潛心研究中成長,齊心協力開拓進取,為我國果樹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