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歷年度明星 返回中科院武植物園首頁
            2018年,武漢植物園全體職工緊緊圍繞“率先行動”計劃,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全面完成了2018年度工作目標。為表彰先進,激勵全園職工開拓進取,再創佳績,現授予植物多樣性與進化學科組、果樹分子育種學科組 “優秀科研團隊”稱號,科研處“優秀管理團隊”稱號,張克榮、陳桂林、潘俊峰、戴李菁“明星員工”稱號。
            天然產物無窮盡,揭開面紗我先行

              陳桂林,2014年就讀于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并于2017年獲得博士學位,同年在武漢植物園植物化學與生物學學科組工作。目前,其研究主要利用色譜、質譜、親和超濾質譜聯用等技術篩選、鑒定藥用植物中發揮藥效的活性成分。

              從藥用植物成分中篩選得到的活性物質往往結構新穎、潛在療效較好,既可以直接開發為新藥,也可以作為先導化合物進行結構修飾與優化后成為一代新藥,現已成為制藥工業中新藥研發的來源之一。傳統的中藥活性成分篩選模式主要以多次提取、分離為基礎,往往實驗周期長、工作量大,無法實現大規模、高通量篩選,并且也容易忽略中藥多成分、多靶點、協同作用的特點。陳桂林博士自2014年入園以來,在郭明全研究員的帶領下以藥用植物為材料,將親和超濾質譜篩選技術應用于藥用植物中活性物質的篩選。該技術可針對特定的疾病靶標進行全面、客觀的篩選,獲得的天然配體具有藥理活性顯著、靶向清晰、機制明確等特點,可作為新藥研發中具有臨床開發價值的候選化合物。特別是隨著LC-MS技術在分子量檢測范圍、靈敏度等方面性能的提高,使得親和超濾質譜技術從復雜中藥體系中篩選和鑒定活性成分的優勢更加明顯。尤其是在2018年,陳桂林將該技術應用于多種藥用植物的研究中,快速、高通量篩選出大量的潛在活性成分,并在該領域發表SCI論文5篇,為該領域的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

              在科研工作之外,陳桂林還協助課題組長培養和管理研究生,幫助組內研究生開展實驗,并耐心指導研究生撰寫SCI論文等各類問題。同時,陳桂林也負責實驗室的儀器設備維修、試劑耗材的購買、協助簽訂各種項目合同。高度的責任感,促使陳桂林定期對實驗室操作人員進行消防安全培訓,定期排查實驗室的安全隱患。在日常生活中,他尊重領導,也熱心的幫助每一位研究生及同事解決各類問題;他虛心好學,也積極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樂觀自信使他的科學研究碩果累累,職業發展蒸蒸日上。2019年,新征程的到來,他將會繼續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本職工作,勇敢的面對科研挑戰,高效的完成科研任務。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