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歷年度明星 返回中科院武植物園首頁
            2017年,武漢植物園全體職工緊緊圍繞“率先行動”計劃,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全面完成了2017年度工作目標。為表彰先進,激勵全園職工開拓進取,再創佳績,現授予果樹分子育種學科組、藥用植物功能基因組與合成生物學學科組“優秀科研團隊”稱號,科研處“優秀管理團隊”稱號,閆娟、何冬麗、李震、余泉“明星員工”稱號。
            神奇的藥用植物,挖不盡的天然寶藏

              王欣,2010年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同年進入武漢大學生物學博士后流動站工作,于2013年就職于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天然產物合成生物學學科組,2015年晉升為副研究員。目前研究主要利用轉錄組測序,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等手段解析藥用植物體內具有重要活性天然化合物的合成路徑,挖掘其中的關鍵酶基因。 

              野葛是一種豆科植物,其根俗稱“葛根”,在我國古代就作為一種傳統的中藥材。葛根中富含多種異黃酮糖苷類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抗腫瘤,預防骨質疏松和女性更年期綜合癥等功效,素有“亞洲人參”之美譽。王欣博士自2013年入園以來,在章焰生研究員的帶領下以野葛為研究材料,分別建立了根與葉的轉錄組學數據庫,通過比較轉錄組學研究獲得了一批參與異黃酮生物合成途徑的關鍵酶的候選基因。在此基礎上發現了新穎的雙功能異黃酮糖基化修飾代謝路徑并分離了參與其中的關鍵糖基轉移酶基因。尤其在2017年取得了較為突破性的進展,首次挖掘了野葛特有活性分子葛根素合成關鍵糖基轉移酶基因,成功解析了葛根素碳糖苷形成機制,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在植物學權威期The Plant Journal。在科研產出上,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9篇。此外,王欣還積極申報各類科研項目,自入園來分別獲得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與面上基金各一項。2017年他還得到了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的公派訪學機會,目前正在美國科學院院士Dxion教授實驗室進行學習交流,拓展視野。 

              在科研工作之外,王欣負責實驗室危化品及有毒試劑的管理,同時作為消防安全員定期排查實驗室的各種安全隱患。此外,他協助課題組長指導新進實驗室的研究生,手把手的教授他們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還積極參加園內組織各項活動,如分院的乒乓球比賽,所里的籃球比賽,通過這些活動增進了同事之間的了解,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求實創新是他工作的目標。2018年,又是一個新的起點,他將在繼續沉迷于藥用植物的科學研究中,寄望于有朝一日能夠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