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漢園: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普通黨員的“戰疫”風采
發布時間:2020-04-12文章來源:汪漢園【放大 縮小】
1月19日,結束長達19天的出差回到了武漢,馬上要過年了,我和家人商量決定回老家過年。
回老家后,我每天關注疫情的最新動態,隨著形勢越來越嚴峻,回武漢的念想日益增強,感覺家在那里,我想回家。直到武漢發布了“在外人員如何返漢”的通告,我們幾經波折到處咨詢蓋章,終于在2月13日得到回漢許可,一家人馬上收拾好東西馬不停蹄通過一層層檢查回到了武漢。
回到武漢后我們立即向社區報到,并根據要求在家自行隔離14天。在隔離期間我每天醒來第一件事是關注武漢疫情變化,看著全國各地醫護人員放棄新年在家團聚的機會,奔赴武漢一線抗疫,我覺得也應該做些什么。直到在網上看到了武漢招募社區志愿者的信息,便毫不猶豫的報名了,2月27日,我終于成為了武漢植物園小區的一名“志愿者”。
我被安排負責武漢植物園小區物資團購、發放,協助獨居老人和生活不便人員的安撫工作和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在社區領導的關懷和指導下,我很快就走出緊張情緒,適應了日常工作。因小區采取了嚴格的封控措施,居民的生活物資和藥品采購、垃圾處理全靠志愿者去完成,每天我們往返小區各樓層無數次,即便汗流夾背,也無怨無悔。
朋友聽說我成為了一名志愿者,婉言勸導:“你常年在外出差,好不容易在家,應該好好休息,陪陪家人,去當志愿者多危險多累啊!”對朋友的關心,我笑著回復:“武漢是我們的家,如果大家都不安全了,那我們小家還能安全嗎?雖然我不能像那些白衣天使冒著生命危險堅持在一線,但是能為社會做點力所能及的事還是可以的,這也是疫情中很多人心里想的事。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大家一起就會有人多力量大的優勢,同心協力,我們肯定可以戰勝困難。”
身為一名黨員,每當看到新聞上面報道確診人數不斷減少深感欣慰。我們努力讓自己和居民的生活在非常時期“正常化“,按照上級的工作部署,堅守好自己的崗位,作為社區“志愿者“,戰斗在民生保障一線,深感榮幸。工作中體會到社區防疫面廣量大的困難,雖然已取得“無疫情小區”,但我們志愿者仍齊心協力,不獲全勝,決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