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胡鴻鈞,1934年6月6日出生于湖北陽新縣,23歲左右遷回祖籍漢口(現武漢市),一直生活至今。6歲上小學,12歲入漢口上智中學,后轉入湖北省武昌第一初級中學,1953年高中畢業考入武漢大學生物學系,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至今入黨60年。大學畢業被國家分配到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1961年-1965年在水生所讀研究生,在饒欽止教授指導下從事藻類系統分類學研究,為之后的分類學研究奠定堅實基礎。1965年畢業留學繼續進行藻類系統分類學研究。文革結束后1976年任水生所藻類室支部書記、室付主任,同年提升為副研究員。1978年提升為水生所副所長。1980年-1982年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問學者。1984年奉命調中科院武漢植物所任所長。從水生所調武漢植物所時帶來兩名未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從而結束了該所建立28年沒有研究生的歷史。1985年武漢植物所獲準設立招收碩士研究生的碩士點。武漢植物所有學術期刊《武漢植物學研究》,但該刊只在國內發行,一個研究機構沒有自己的學術刊物是個重大缺陷。后經報有關單位批準1985年該學術刊物為國內外發行。
二、科研成果
60年來無論在水生所還是在武漢植物所一直進行藻類學研究,主要在兩個領域:
1、藻類系統分類學,從1957年開始一直在這個領域進行調查研究。藻類分布、種類多,20多年來踏遍了除西藏以外所有省市區各種水體廣泛采集,深入研究發現淡水藻3個新屬、80余個新種和新類群,發表論文100余篇,與魏印心合著專著《中國淡水藻類系統分類及生態》一書,并主編《中國淡水藻志第二十卷衣藻屬》。
2、微藻生物技術研發及產業化。1985年國務院頒發科技體制改革決定,為了響應科技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帶領學生到滇西北,貧窮落后的云南省永勝縣程海湖畔利用當地豐富的堿水及高光強等自然資源進行螺旋藻小規模養殖試驗,在小試成功的基礎上,在原國家科委的支持下進行3000平米養殖規模中試,剛開始既無國外資料,也無國內資料和自己經驗的情況下探索,通過試驗逐步解決養殖中的困難取得中試成功,1991年中試驗收為螺旋藻產業化生產提供從培養基配方、大池養殖技術、采收和干燥等全套生產技術。自那時起程海湖畔就先后建成4家螺旋藻生產企業,年產1500噸(干粉)。從此之后廣西、海南島、福建、江西、內蒙等許多省區相繼建廠共約80余家,2015年全國總產量達一萬噸。
當時,在程海推動螺旋藻產業化的環境是十分艱苦的。從武漢到程海通常都是舟車勞頓。程海距離武漢數千里之遙,當時武漢至昆明還未通飛機,火車也是從北京發過的過路車,在武漢買不到臥鋪,連坐席也很難購得,通常要站到“懷化”才可能等到坐的機會。胡鴻鈞的學生為照顧到他,通常都會帶個小板凳一起坐火車,這樣從武漢至昆明三天半行程胡鴻鈞就能坐著。從昆明去永勝縣只有汽車,雖只有200多公里,但山路畸眍行程需要兩天。因此,從武漢到程海路上通常要花5天左右。在程海的生活就更顯貧苦了,一天有兩餐青菜就算是“打牙祭”,平時每餐都是泡菜,泡菜主要以泡生姜為主,一年中有幾個月都是靠泡生姜下飯。一年下來只有1周或者10天會去到鎮上“打牙祭”。而且由于當地的飲水含鎂、離高,長期在那里蹲點研究的人幾乎都患腎結石,好在回武漢后都打下來了。在這樣艱苦的生活環境下工作胡鴻鈞開創了我國螺旋藻產業,是淡水微藻生物技術在我國的第一個新產業,美國藻類學報專文作了報道。在此基礎上胡鴻鈞撰寫了《螺旋藻生物學及生物技術原理》一書。
三、主要著述
胡鴻鈞共撰寫專著6本,獨立撰寫、與同事合作編撰的主要專著有如下幾本:
1、《螺旋藻生物學及生物技術原理》系胡鴻鈞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并吸收國外已取得的成就較全面系統地闡述螺旋藻形態分類學特點、生理生態特征以及遺傳學等多方面從理論上綜合論述螺旋藻的生物學、生物技術原理及大規模養殖方法和技術。該書由科學出版社(北京)出版發行,有力的促進了我國螺旋藻產業的發展。
2、《中國淡水藻類系統,分類及生態》系胡鴻鈞和魏印心合著的一本篇幅達150多萬字、1000多頁的中國淡水藻類分類、生態方面的綜合性專著,由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不僅是當時最全面系統的闡述中國淡水藻類分類學專著直到現在仍是唯一的一本引用率最高的專著。該書收錄當時我國己報道的大多數科、屬及習見的1572種(變種,變型),并根據藻類顯微結構,光合色素組成,超微結構特征及分子系統研究新成果,新觀點論述了藻類演化系統。該著作出版10年來一直被藻類學界視為必讀的參考書。2016年在讀者的要求下又重印一次,現在仍不能滿足需要。
3、《水華藍藻生物學》,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國內陸水體頻發藍藻水華,嚴重破壞水質環境,影響人民正常生活,在同行的鼓勵、支持下,胡鴻鈞撰寫了我國唯一本專門論述水華藍藻的專著。該書根據我國水華藍藻頻發的實踐較全面系統的闡述了藍藻的起源,演化及分類,水華藍藻的繁殖及生活周期,水華藍藻的毒素以及銅綠微囊藻水華發水華發生機理。胡鴻鈞在綜合分析了國內外學者有關水華藍藻發生機理的基礎上提出了與其他學者不同的新的假說——信號說。
四、獲得的獎項:
1、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項;
2、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
3、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3項;
所獲各獎均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