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中痛失一尊者,天國里長生一圣徒。鐘揚先生意外離世的消息,如在武漢植物園人心頭壓上了一塊巨石,久久難以釋懷。回想起鐘揚先生在武漢植物園的十五年歲月,如夢如幻。
植物信息學的開創者
鐘揚是個很有執行力的人,決定要做的事情總是親力親為。鐘揚先生1984年中科大信息技術方向的少年班分配進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便和同事一起組建了武漢植物研究所第一個計算機室。因為他的專業背景,走上生物學、植物學研究道路對他尤其艱辛,無形的阻礙對他早期的科研限制尤多。
在植物學人的浸染下,他進入武漢大學進修植物學專業,鐘揚的勤奮可以用瘋狂來形容,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那間辦公室常常是夜晚唯一的亮燈處。短短數年,他結合自身的信息學優勢,將植物學與信息處理技術相結合,在武漢植物研究所開創了植物信息室,通過數學建模,解決數據分析和處理,當時在數量分類、分支分類數據處理方面頗具影響,先后出版了《數量分類的方法與程序》、《分支分類的理論與方法》兩本著作。鐘揚依靠自己的勤奮與努力從一個生物學的門外漢一步步走到今天,現在沒有人否認鐘揚已經成為生物多樣性研究領域的重要領軍人物。
多才多藝的熱心人
鐘揚先生剛到植物研究所工作時,擔任湖北省植物學會的秘書,在他擔任秘書的那些年是湖北省植物學會活動最為豐富的幾年之一。在武漢植物研究所承辦的植物系統與進化青年研討會至今仍令人難以忘懷。這次會議上的許多事情仍然在圈子里津津樂道,也許有些參與者還保留著印有銀杏葉的T恤文化衫,這件文化衫是鐘揚設計、找公司印刷的。鐘揚也協助《武漢植物學研究》(現《植物科學學報》)的出版印刷工作,跑印刷廠、校樣,樣樣工作樂此不疲,這也培養的鐘揚對文字編輯質量的敏感性。要知道當時沒有這么方便的計算機和程序,可以隨意修改與編輯,當時印刷用的是鉛排,需要排字工人把活字一個個挑出排版,印刷出來就是所謂校樣。激光照排技術的出現大大解放了印刷,但是剛開始時也有煩惱,很多專業字詞沒有計算機字體。能做的就是在硫酸紙印張出來后,把缺的字自己寫好貼在硫酸紙樣張的缺字處,這件事鐘揚出力尤多,也因他寫的一手好字。
鐘揚是個熱愛生活的人,玩的一手好橋牌,是當時武漢植物所的主力隊員,管理園藝中心時在東湖邊挖了沙灘排球場,尤其是夏天成了所里年輕人的最愛,打完球順便到東湖泡泡真是個享受。鐘揚寫得一首好詞,有一年的植物所的歌唱表演所有歌詞都是鐘揚所寫,而作曲是王有為,現在武漢大學的藥學院教授。這些歌曲都與植物和植物研究有關,沒有對植物學的熱愛是不可能寫出的。鐘揚在武漢工作期間,為植物園的開放搞活、科普宣傳邁出了第一步。不少同齡人現在一起聊天時還會說起當初武漢園的燒烤,就是鐘揚帶領幾個人在東湖邊搞起來的,夏天過來吃過的人基本都有在東湖邊吃燒烤有喝下滿湖啤酒的豪情。
鐘揚寫的一手好字,喜歡用蘸水鋼筆,不過寫字很用力,可以說是入木三分,按他夫人張曉艷的說法,鐘揚寫字不是用筆,是在吃筆,一支新鋼筆沒多久就要更換筆尖。鐘揚知識興趣廣泛,涉獵眾多,記憶力超強,文筆很好,這從他眾多的博客、專欄中可見一斑。在編譯《水生植被研究的理論與方法》這本書時,請陳家寬教授寫序,得到了非常好的評價:雖不能說信、達、雅,也已是譯作中難得了。文本的定稿都是鐘揚一句句推敲的,送到出版社的稿件也是他一字一字謄寫的。很多第一次見鐘揚的人都會佩服他出眾的口才,有鐘揚在的聚會永遠都不會冷場!這個能力為他的課堂授課、科普宣傳增加了無限的魅力。
鐘揚先生就象一個孤獨的行者,無論外界如何,他始終向著自己的理想匆匆而行。在外人看來,他已經走在了成功的康莊大道上,只需時間流逝,一切收獲都會自然而然到來。不過鐘揚先生一直覺得時間不夠用,保持著這種高強度、高效率的工作狀態。只是現在,鐘揚先生終于可以休息了。
種子已經找到,已經發芽,結實也就可待了。
附:鐘揚在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現:武漢植物園)負責的科研項目
計算機在植物學中的應用 中科院開放實驗室 1988-1990
睡蓮科屬系統發育的研究 所長基金 1989-
菌體的數量與計算機鑒定系統 武漢分院擇優貸款 1989-1990
湖北及鄰近地區珍稀瀕危植物數據庫 所長基金 1990-1991
沼生目地系統發育及分類學方法論研究 中科院生物分類區系特支費 1991-1993
數量分析方法在進化植物學研究中的應用 中科院系統與進化開放實驗室資助 1991-1993
洪湖水生植被的動態研究 中科院重大項目 1991-1995
植物分類分析及圖像技術研究及信息系統研究 武漢市晨光計劃 1994-1997
植物分類分析及圖像技術研究及信息系統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995-1997
中科院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工程 中科院任務 1998.10-1999.12
分子進化模型研究 中科院 1998-1999
中國關鍵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育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重點(參加) 1999.1-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