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于2005年,占地面積6670平方米。該區以展示和保存三峽庫區消漲帶植物為主,其中三峽特有植物50余種,如疏花水柏枝、秋花柳、宜昌黃楊、中華蚊母、小葉蚊母、瑞香、綿棗兒等,典型植物群落5個。該區為三峽庫區消漲帶耐水淹植物提供了安身之所,也體現出植物學家在應對三峽工程對地區環境影響的努力。
三峽庫區消漲帶是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是庫區長江水位自然漲落而形成的庫岸區域,其植被體現了植物對季節性水淹環境逐步適應、逐步進化的演替過程和進化結果,是非常特殊的植被類型和寶貴的植物資源。三峽植物區不僅是三峽典型美景的微縮體,更展示了植物在與環境斗爭的過程中不斷適應和不斷進化的歷程,提供了環境保護教育的生動案例,也為探討未來水庫消漲帶植被恢復的方法提供了一個科學試驗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