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日(周三)8:50在行政樓三號會議室,我園邀請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趙士洞研究員,做學術報告《生態系統與人類福祉:千年生態系統評估(MA)的成就及其后續行動》。
請生態學專業全體研究生按時參加,報告現場簽到,歡迎科研人員和其它專業研究生積極參加!
報告內容簡介:講授“千年生態系統評估(MA)”的結論、成就及后續行動,重點講授生態系統和生態系統服務在上世紀后半葉的變化狀況,及其對人類福祉的影響;介紹至本世紀中葉生態系統、生態系統服務及人類福祉變化的4種情景;列舉為改善生態系統服務,保證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應當采取的政策及措施;并介紹MA的后續行動。
參考資料:趙士洞、張永民、賴鵬飛翻譯,2007,《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報告集》一、二、三,環境科學出版社,北京。
報告人簡介:
趙士洞,原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森林生態學家。1963大學畢業,1967年中國科學院研究生畢業,1983 -1985年赴美國密西根大學進修。曾在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和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工作,2006年退休。主要研究領域為植物分類與分布,溫帶針闊葉混交林的結構、功能、動態和管理,森林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森林生態系統的碳循環,人類活動對森林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影響、土地利用變化和生態系統評估等。現任科技部國家生態與環境野外觀測研究站專家組副組長等職。曾任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副所長和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主任,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科學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及國際長期生態學研究網絡執委和東亞及太平洋區域網絡(EAP-ILTER)主席等職。獲2012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