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上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David Eldridge教授和北京師范大學丁婧祎博士應宏觀生態學學科組邀請做客東湖講壇。不同領域的多位學科組長、青年科研人員以及在讀研究生參加了此次講壇。
David Eldridge教授已從事牧場管理與評估和旱地系統生態學方面研究40余年。在本次報告中,教授以“Harnessing the activity of soil disturbing animals to restore degraded drylands”為題,生動地闡述了土壤中覓食脊椎動物對生態系統物理、化學和生態功能的重要影響,揭示了干擾土壤的脊椎動物的消失或重新引入對生態系統狀態變化的重要作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Nature Geoscience、ISME、Ecology Letters和Global Change Biology等國際期刊上。
丁婧祎博士研究方向為干旱區生態系統過程和功能。本次論壇上丁婧祎博士介紹自己于2023年2月發表在Nature Plants上題為“全球范圍內灌木移除無法逆轉灌叢化過程”的論文,首次在全球范圍內將灌木移除過程和灌叢化過程鏈接,闡明了灌木移除無法逆轉灌叢化過程,且灌木移除的效果極大受限于灌叢化的物種和灌叢化的階段。研究結果對促進灌叢化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報告結束后,David Eldridge教授和丁婧祎博士與參與講壇的人員就相關領域內的學術問題進行了熱烈活躍的交流討論,細致解答了大家提出的問題。
David Eldridge教授報告現場
丁婧祎博士報告現場
報告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