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中國科學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非中心”)第二屆學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在湖北武漢舉行。
中-非中心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洪德元院士,中-非中心第二屆學術委員會主任陳曉亞院士,副主任傅伯杰院士,副主任康樂院士,中-非中心學術顧問張啟發院士、孟安明院士、魏輔文院士出席會議,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杜耘等中-非中心全體學術委員及受邀專家學者共60余人參加。會議由陳曉亞院士和傅伯杰院士主持,武漢植物園黨委書記、副主任尚納新致辭。
武漢植物園主任、中-非中心主任王青鋒向學術委員會匯報了中-非中心近十年來的對非科教合作成就和2022年度工作進展。隨后,生物多樣性保護與資源可持續利用、現代農業示范、水資源管理與生態監測、病原微生物調查以及地理科學與遙感等五個領域的課題負責人分別就2022年工作進展及下一步工作計劃作了詳細匯報。
學術委員會對中-非中心各領域工作進展情況表示高度肯定,認為中-非中心全體人員在非洲極度復雜的環境中,高質量地開展了一系列對非合作工作并取得明顯成效,同時針對中-非中心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設性意見。學術委員會建議,中-非中心要進一步凝練和聚焦科研方向,突出研究重點;既要注重非方實際訴求,又要結合中方的科研優勢,做有顯示度的工作。中心各科研項目之間要加強合作交流,形成合力;又要與非洲當地科學家開展合作,增強非方的參與度。
針對學委會的咨詢建議,中-非中心主任王青鋒向國際合作局和學術委員會一直以來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認真貫徹落實學委會的意見,在有重大科學影響、社會發展需求和解決非洲民生問題方面精準發力。
會議期間,與會專家還實地考察了武漢植物園光谷園區和磨山園區,并聽取中-非中心“十四五”基礎設施建設方案。
此次會議舉辦正值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中肯建交六十周年。中-非中心將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全身心的投入以及堅持到底的決心和毅力推動中非科技合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會議現場
院士發言
參會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