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當地時間11月4日上午,中-非聯合研究中心(中-非中心)舉辦農業示范區首次玉米收獲儀式。中國駐肯尼亞大使周平劍調研中-非中心,并應邀參加慶祝活動。他在致辭中表示,減貧惠農是中非合作論壇“九項工程”重要內容,中國愿加大對全球發展合作的資源投入,堅定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他同時希望中-非中心在對非農業合作上取得更大的成績。
2022年4月,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中-非中心面對疫情考驗頂住壓力,正式恢復駐非管理團隊派駐工作。在中肯雙方科學家和管理團隊的共同努力下,農業示范區進行了首期白玉米(肯尼亞品種)試種。示范區采用中國種植技術管理,在今年嚴重干旱的情況下,試種白玉米產量達每英畝2700公斤,比周邊同類玉米產量高出約50%,順利達到項目目標。
玉米是肯尼亞的重要主糧,但其產量無法實現自足。近兩年以來,包括肯尼亞在內的多個東非地區國家連續數個雨季降雨量不足,干旱導致糧食作物產量嚴重下降。此次試種玉米的高產豐收也給肯尼亞居民帶來了很大的信心。
中-非中心在下一階段將按照規劃種植更多肯尼亞白玉米品種,優化組合灌溉、施肥等田間管理方式,并在減輕鳥害等問題上下功夫,編撰系統的種植管理手冊。
此外,農業示范區正分批引進中國品種甜高粱、大粒花生和油葵等油料作物的試種,目標是通過這類經濟作物的成功試種和推廣,豐富當地人們的食品攝入營養成分,助力肯尼亞早日實現糧食安全發展目標。
中-非中心農業示范區計劃在農業基礎設施上進行升級。將引進土壤墑情監測、集約化灌溉、超聲波驅鳥減害,并開發糧食存儲減損方法,積極探索出一套適合肯尼亞氣候和國情的農業發展道路。
周平劍大使在收獲儀式上致辭
中-非中心農業示范區玉米收獲儀式現場
與會嘉賓慶祝白玉米取得高產
周平劍大使參觀中-非中心葡萄大棚
中-非中心農業示范區種植的中國小米